第三百六十三章 花钱如流水

有严密的监督制度,或者说是没有合适的环境,谁也不会生出不臣之心,或者说是不敢那么去做。

野心、功利之心、贪心……谁都有。

皇帝高高在上,正是拥有了能满足臣子欲望的权力。想要名,给你名;想要利,赏你利;想要权,赐你权……

但不能任其无限地增长,需要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

比如反腐反贪,比如军队的指挥、军法、粮饷的分权,都是皇帝以制度和法律来进行控制的手段。

贪渎官员要严惩,军权也不能一人独大,以免出现军阀。

有这些制度,以及密奏,皇帝就不用费心地去考察官员和将领的忠心与否,毕竟历史上的记载也不可尽信。

忠心和称职,并不完全相同;既忠心又称职的,当然最好。可只要称职,皇帝也会用,管你是要名还是要利。

皇帝此时正在乾清宫阅看着奏疏和题本,还有亲信和臣子的密奏。

在这威严壮丽的皇宫内,皇帝既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可也形同被关入其中的囚犯。

有多少皇帝被臣子所欺骗,又有多少皇帝被这一纸奏疏所蒙蔽?

而要做到耳清目明,厂卫的监视和密报不可少,亲信臣子的报告也不可缺。综合起来,才不会偏听偏信。

“袁师辛苦……”

皇帝看过袁可立的奏疏,对于现下辽东的情况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

战争的创伤很严重,重建的过程也很繁杂,投入更是巨大,令皇帝都感到头痛。

如果只是简单的恢复,显然是不能让皇帝满意的。重建也真的是重新建设,道路、房屋、基础设施……都是按照皇帝的规划,建成的将是一个新辽东。

宽阔的厚化的道路,哪怕是夯土的,也要纵横辽东;肥沃的黑土地,哪怕是小冰河期的寒冷,也会有黑麦、土豆、玉米等作物的收获……

辽东安定,则大明稳固。至于海上西夷的威胁,即便是海军不发展,也将是几百年后的事情。

纵横四海是皇帝的梦想,可北方的威胁,历史上都是中原汉人王朝的噩梦,这也是皇帝根深蒂固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