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票盐法初获成功

只要你称职,能干实事,同是大明政府的公务员,又何必分什么吏和官呢?

吕庆厚重新核算了数据,确认无误后,提笔签上自己的名字,捧起卷宗,前往主官夏中时的办公室。

他是由生员入学,再考试合格,被分配到盐务署工作的。虽然不是正途出身,可也是八品官,俸禄够养家糊口,比当酒店伙计强了太多。

而他的主官,盐务署署长夏中时,则是由商贾进言票盐之法,而被皇帝简拔,一跃而入官场。

从这方面来看,两个人还是有相似之处,都不是通过科举正途入仕的。

轻轻敲门,里面传出了“进来”的声音,吕庆厚才推门而入。

“大人。”吕庆厚躬身施礼后,把手中的卷宗呈上案头,“这个月的出盐量和盐税都已经汇总完毕。”

夏中时点了点头,伸手取过,打开观看。

作为票盐法的试点盐厂——长卢盐厂,成绩如何,可是关系到夏中时的前途。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出盐量和盐税都超过纲法,不仅证明票盐法的先进,让万岁龙颜大悦,更会将票盐法推行全国。

到那时候,夏中时管的就不是一个长卢盐厂,而是全国的,那品级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两袖清风、为国为民、不计名利……有没有这样足赤高尚的人?

在朱由校看来,有肯定是有的,但绝对很少,属于稀有动物。

所以,他不奢求臣子都是稀有动物,都是也不稀有了。他禀持的赏罚分明,有贡献要晋升、要奖励;做错了,自然就要惩罚。

对于皇帝来说,臣子有功利之心正合他意。

有目标才会有追求,才会有动力,才会有上进之心。要是都淡泊名利,当不当官没当回事,工作还能认真?皇帝觉得朝堂恐怕会变成死水一潭。

夏中时仔细看过文件后,微露笑意,又追问了一句,“数据都核查过,没有错漏吧?”

吕庆厚赶忙躬身道:“大人放心,下官核算过三遍,绝无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