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老奴发动

“攻入建州的小路在这里。”苟真怀的教鞭点在了孤山堡,并向东延伸,“军情司已经派人反复探查,足可通过骑兵。”

毛文龙缓缓说道:“本帅率大军在一堵墙堡和苇子谷驻扎,亮明旗号,牵制鸦鹘关之敌。”

经过了实战的考验,要说明军对什么战术打法最有信心,毫无疑问就是依托阵地进行防御。

壕沟、胸墙、鹿砦、栅栏、铁丝网,再加上火枪、火炮。

无论是辽南、辽西,还是辽东的明军,都认为在粮弹充足的情况下,可以抵挡三至四倍的敌人进攻。

也就是说,主帅毛文龙率三协军队倚阵坚守,有把握至少抵挡五万建奴。

那现在的建奴能抽调出五万人马吗?依据毛文龙等人的分析判断,除非是放弃辽沈,否则,不会有这样的兵力。

况且,辽东明军也不是孤立的战斗集团。与辽南军团已经连成一片,只不过是两个攻击方向,完全能够得到有效的增援。

事实上,尽管东江镇的兵力不如辽南集团雄厚。但毛文龙等人认为,经过登镇人马加强后,倾力一战的话,建奴就算是倾巢而来,也不畏惧。

而在广阔的辽东大地,建奴的防卫已经捉襟见肘,防线也露出多处破绽。建州卫只是其一,东江镇还可以出凤城,进逼连山关,与辽南兵团共同围攻辽阳。

但在袁可立主持的军议中,熊廷弼和毛文龙都不是很赞成这个作战计划。

看似稳妥,但却是效率最低,不能有效地利用地域的宽度,拉动建奴的人马,使其顾此失彼,难以应付。

所以,东江镇才会继续针对建州卫展开行动。而且,还能够利用本身的兵力优势,更凶狠地打击阿济格和杜度这两旗建奴。

苟真怀继续布置着作战计划,除了分路杀入建州卫的各路明军外,已经沿鸭绿江北上的毛承禄的部队也将得到增援。

也就是说,整整一个协的人马将从东北方向杀入建州卫,看两旗建奴如何抵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