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建奴的火器部队

从辽沈到宁远,上百里的路,运粮的消耗也不小吧?关键是明军战略收缩太缺德,让后金在行进的路上根本得不到补给。

一眼望不到边的行军队伍在寒风中向前行进,其中有两万人马盔明甲亮,正是努尔哈赤倚之为攻坚精锐的重甲兵。

除了重甲兵,努尔哈赤还准备了火器部队,全由汉兵组成,携带着火炮和鸟铳,助力攻坚。

从思路和准备上看,努尔哈赤是正确的,也是尽其所能。但他却不知道,宁远城头架设着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红夷大炮。

至于重甲兵,也将在明军大量突击装备的鹰铳前,变得脆弱不堪。

当然,现在的老奴还是颇有信心。特别是看着这千军万马铿锵而行的难挡威势,更对此战的胜利有着很大的期待。

伸手叫过佟养性,努尔哈赤开口问道:“此番进攻宁远,火炮至关重要。能否破城,便要倚仗火炮之威了。”

佟养性赶忙躬身答道:“汗王放心,卑职必督率汉兵,发挥火炮之威,攻破宁远坚城。”

这次随军出征的五千汉兵,共携带了五十门火炮,都是在历次作战中从明军手中缴获的。其中大中号将军炮三十门,佛朗机二十门。

大将军炮因为有数道炮箍,形似竹节,又被称为竹节炮。

后期为减重而去掉铁箍,改为光素炮身,并“于装药发火著力处加厚,前后加照星照门,千步外皆可对照”。

而大将军炮又有被改制成佛郎机样式的,常备子铳三四个,能快速发射,称为无敌大将军。

可以看出,这些火炮都是老型号,既笨重,威力又不是很大。特别是跟红夷火炮相比,更是差得很远。

而且,这些发射实心炮弹的火炮,对于壕沟胸墙工事内的明军,杀伤力也显得很是不足。

这也很正常,明军改变了战术打法,大半年都在试验摸索。后金想要找到对付的办法,又岂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

能组建火器部队助战,能携带火炮攻城,还能组织重甲精锐冲锋,对于后金来说,已经算是反应很快,思虑较为周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