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降赋税、清隐漏

望着飘飞在空中的零星雪花,廊檐下的朱由校眯了下眼睛。

朕胸怀天下,考虑的不是二百多人的脑袋,而是千人、万人、千万人的生命。

为了振兴大明,为了不重蹈尸山血海的惨景,你们死得其所啊!

“皇爷。”王体乾再次捧上貂皮斗篷,“风大了,当心着凉。”

朱由校摆了摆手,转身走了十几米,迈步进了东暖阁。在冬季,这里改成了他的办公场所。

阁内暖暖的,这里可是有着皇宫中极少修筑的地道取暖设施。虽然挺费煤的,但地热就是令人舒适,一点烟火气都没有。

“皇爷。”李成成起身施礼,“奴婢已经算好了,您现在要看吗?”

她也跟着享福了,小桌子搬到角落,成了贴身的女秘,嗯,还是会计,铲屎官,暖床丫头……

朱由校伸手接过文件,走到御座旁坐下,随便地翻看起来。

降低江南八府明年的钱粮赋税,是早已有之的想法,被李起元给劝谏住了。但意外事情的发生,又让朱由校拿出来提前告知。

江南地区的钱粮赋税确实很重,这在之前便说过。也正因为这样,隐漏钱粮的现象极为严重。

比如生员揽富户钱粮,立于自名下隐吞;比如缙绅逼迫勒令小民投献,或隐漏纳税田亩,将应纳赋税转嫁到小民头上等等。

而繁重的赋役负担使百姓难以承受,又不得不投靠享受优免特权的缙绅大户,以求庇护。

所以,朱由校才降低钱粮,让升斗小民喘口气。同时,也能减少一些不得不投献豪绅地主的百姓。

而实际上,如果各地能把隐漏钱粮的田亩数清查明白,再执行李起元的建议,取消监儒杂流的优免,明年能收上来的总赋税不仅不会减少,还可能增加。

这样多好,老百姓减轻了负担,国家收的赋税钱粮还不少,只是士绅生员要多出血了。

看过李成成依据户部的数据,进行的粗略估算,朱由校更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也更厌恶贪婪无耻的江南士绅生员。

户部的数据也不准确,但也看出大概。等到刘理顺等地方官员清理完隐漏,这个数字才更精确,能收上来的赋税也会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