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页

这么一想,陶侃便意识到张闿论罪如何在对方看来并不是什么大事,他们重视的乃是自己对此事的看法。或者说,他在这件事情上的表态,将直接影响到那位驸马乃至于其背后的王导来日对自己的态度。

略加沉吟后,陶侃便对坐在下首仍有几分心悸的陶弘说道:“我与张尚书共事日浅,如今又是内外有别,于此也实在没有什么可说。不过沈家驸马舍命戮力而战,我信他是忠义之人,不会存私。至于张尚书究竟有罪无罪,还是要台中自决。如今乱事已定,我是不喜再添变数以坏江东安宁。”

限于阅历和眼界,陶弘是不知大父这一番表态的深意,但也从其语气中听出一丝以和为贵的意味,闻言后脸色已是大喜,连忙说道:“孙儿稍后归都,必将大父所言不漏一字转告驸马,请驸马回禀太保。”

顿了一顿后,他才又低语道:“孙儿来时,驸马曾有私话要我转告大父。京畿安则江东稳,早先克复京畿大半侥幸,驸马不敢因此自美,专任京畿军务也是迫于时势不得不勉力为之。如今大父近在都外,驸马更加不敢窃位而居,只盼大父能早履京畿,驸马才好功成身退。”

陶侃听到这话后便有几分不悦,拉下脸来冷哼道:“老子何时入都,还不须这小貉子提醒!早先不入,那是皇帝未召,也不是忌惮他老子传信!”

陶弘听到这话,头颅垂得更低,大气都不敢喘,他也不清楚怎么大父突然就翻脸了。

见到孙子这幅模样,陶侃心中一动,有心提点几句,当即便开口道:“你道台中那个老伧子和石头城里那小貉子鼓动老子入城是好心?他们那是自己分量不足,要找老子镇场!大江沸汤,虽然薪止,鼎仍未冷,他们是怕烧到了自己!”

“老子到了这个年纪,要做什么也不必再听别人聒噪,可惜欠了太多儿孙债,不能自主!”

讲到这里,陶侃望向孙子的眼神罕有的掠过一丝温情,继而放缓了语调:“那小貉子指使你倒是顺手,那也不必跟他客气。你回去告诉他,稍后让你率部前往行台迎驾,这是我的意思!”

第0383章 行台南归

八月,江州刺史温峤率部北上,驻于小丹阳。

沈哲子得知这个消息后,便与庾条、庾冰一同出城相迎。

相对于荆州军的兵势雄壮,江州军要稍逊几分,今次随温峤入都的只有三千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江州军战力就弱,以往江州的定位是荆州的辅弼,但也不乏钳制之效。

江州本就是从荆州和扬州各分一部分建州,当南北对峙局势紧张、将要爆发倾国之战时,江州是荆州的补充和后援。但在局势平稳的时候,江州则又作为一个平衡点和缓冲地,调节荆扬之间上下游的关系。

尤其在庾亮执政的后期,江州更是唯一一个他能施加影响的方镇,所以这一时期的江州,军力极为强盛,甚至不逊于荆州。江州本部兵力有将近两万,还有五千余蛮部义从,加上万余战斗力稍逊的郡兵。而在历阳叛乱之初,温峤又紧急征召良家为军,江州军力更是达到顶峰的近五万人。

当然,单从表面数字来看,荆州军八万余众仍是远胜江州。但是,荆州方面外患也多,要防备各方,真正能够投入江东战事的军力并不比江州军多。正是因为有如此庞大的军力,在苏峻翻盘最初,陶侃还没有确定加入平叛的时候,温峤才能牵制住历阳方面的主力,让战事没有往更恶劣的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