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页

城头上,以王贞文为首的文官,以几位公爵为首的武将,以及以太子为首的宗室们,在城头一字排开,默默注视着下方宽敞主干道尽头,缓缓而来的队伍。

“想当年,魏渊出征,陛下亲自登上城头,擂鼓相送。才使得京城上下,万众一心。”王贞文感慨道。

经历过山海关战役的老臣们,微微恍惚。

“我说为何城头无人敲鼓,原来是无人再有资格。”兵部尚书恍然道。

二十年前,他还不是京官,在外地任职。

闻言,太子、四皇子等人,眼神微热,如果能效仿父皇当年,擂鼓送行,那将大出风头。

不过,大部分宗室只是随便想想,不敢真的这么做。

现场能做这件事的,只有两个人,一位是东宫太子,一位是皇后所出的嫡子四皇子。

太子身边,穿着火红宫装的临安,抿了抿嘴,想象着那幅画面,一时间有些痴了:

“父皇当年,一定英姿无双。”

好想再看父皇擂鼓送行的场面。

怀庆亦是露出了些许期待,什么是万众瞩目,光芒万丈?

金榜题名的状元骑马游街算一个,诗会上作出传世名作也算,此时的魏渊算一个,当年父皇穿龙袍登城头,为万军擂鼓,也算一个。

太子和四皇子有些意动。

“既然父皇不来,那本宫就亲自擂鼓,大军出征,岂能无人击鼓?”太子兴冲冲道。

他知道这么做会有一定的僭越,但这种事毕竟不是礼制上的禁忌,即使父皇知道了,顶多也是不悦。而他能博取巨大的声望。

权衡之后,太子便有些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