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页

按照大奉军制,都指挥使司以下的州府一级,设立“卫”,每个卫五千六百人。州府以下的郡县,设立“所”,每个所一千一百人。

卫所总数只有15个的州,倒不是没有,可云州是匪患严重地区,按理说,卫所应该超过25个,军备力量才算合格。

“只需要开垦良田,军队平时自己耕作,应该能做到自给自足吧。”许七安说道。

各地的都指挥使司拥有军田,军队不作战时,做的和农民一样的活儿。

李妙真看了他一眼:“军饷呢?”

……许七安道:“惭愧惭愧!”

想起来了,当兵是要发军饷的,可不是有饭吃就够,招的兵越多,军饷越多,要是发不起军饷,军队说闹事就闹事。这样的例子史书上比比皆是。

“我来云州一年多,与都指挥使杨川南合作剿匪二十余次,每次他都尽心尽力。我不信这样的人,会勾结山匪。”李妙真图穷匕见,表情认真的看着许七安:

“许大人是本次查案的重要人物,你的态度,决定了巡抚的态度。我希望你能慎重处理此事。”

“李将军过誉了,我只是一个小小的铜锣。”许七安适当的表现出“吃了一惊”的神色。

李妙真坦然道:“我有调查过许大人,自认对你还是比较熟悉的。”

比如你精通查案,比如你与教坊司多位花魁有染……

“许大人似乎有一个堂弟,在云鹿书院求学?”

二号果然怀疑三号的身份了……怀疑二郎就是热心肠的读书人三号……我不妨利用这个机会把误会扩大,反正二郎在书院,二号在云州,相隔十万八千里……这样我可以利用二郎的“香火情”,博取二号的信任……反正我自己身份是不能暴露的,社会性死亡的后果太可怕了……许七安笑着说:

“是的,辞旧是一位满腔抱负的读书人,深受云鹿书院大儒们的看中,据说是当书院的传承者来培养的。”

当传承者来培养……难怪三号知道那么多云鹿书院的布局,知道那些机密情报……李妙真恍然的点点头,笑道:

“许大人同样是一腔热血,侠肝义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