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页

“事情一旦定下来,杨恭的名声便会随着此诗传出去,到时候,即使杨恭事后解释,消息能不能传开是一个问题,效果有多大,还是一个问题。

“该是许七安的文名,谁都夺不了……还是太高调了,年轻了些。”魏渊心里叹息一声,出列,朗声道:

“陛下容禀!”

……

第二百零四章 烂人

元景帝看向魏渊,颔首道:“何事?”

魏渊问道:“青州布政使司传回来的折子里,可有明确此诗是布政使杨恭所作?”

……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官场老油条们品出了端倪。

元景帝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有什么问题?”

折子里没有明确说诗是杨恭写的,措辞如下:杨公责令青州百官立戒碑,刻碑文,警示世人。

这是一种很聪明的措辞,既不明确,又不给予否认。在元景帝看来,这便是默认了。

“此诗并非杨恭所作,另有他人。微臣觉得,此诗一经流传,必定天下闻名,于个人而言,乃可遇不可求的扬名之机。不该被杨恭独占。”魏渊道。

“哦?青州何时出了此等大才?”元景帝笑了笑,来了兴趣,盯着魏渊:“不过,你是如何知晓的。”

不是杨恭所作,另有他人……青州确实多出才子,是科考大州……诸公们心里想着,随着元景帝的发问,将目光投向魏渊。

都在疑惑魏渊是如何知晓这首诗不是杨恭所作。

“亦非青州之人。”魏渊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