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基础教材

周野身长七尺有余,体形消瘦,脸庞棱角分明,面色刚毅,身上的粗布麻衣被洗的有些发白,甚至能够看到缝补的痕迹。

迈入大殿后,周野没有四处张望,只是看了一眼赵括,便低下头,走到下方,不卑不亢的行礼。

即便是见到赵王,脸上也没有半点谄媚之色。

话说如果不是这个性格,也不至于混成这样,这种饱读诗书的士子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能弄个小官当当。

“坐吧。”赵括指向座位。

周野也没有客气,径直走到座位前坐下,虽然不知道赵括喊他过来做什么,但肯定不是为了杀他。

既然不是为了杀他,那也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不知大王召见草民所谓何事?”周野拱手说道。

“寡人听先生在酒楼说书,觉得很有趣。”赵括说道,虽然他压根就没有听几句,“想问一下,这些故事是你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还是自己想的。”

“有些是草民在其他地方听别人说的,有些则是草民根据所听到的事情加以改编的。”周野说道。

“是这样的,寡人想请先生编写一些小故事,用来帮助我赵国学子读书识字,提高学习兴趣……”

接下来,赵括将兴建教育,以及邯郸学院,包括河套正在建造的学院说了一遍。

学院好建,但是教材却不是那么好编订的,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教材。战国时期没有三字经,没有弟子规,也没有百家姓,也没有千字文。

至于《诗》、《书》、《礼》、《义》、《乐》、《春秋》啥的,虽然是孔子用来教导弟子的教材,但是并不适合作为孩子启蒙的基础教材。

其他诸子百家也都有不少著作,也都没有一个适合做基础教材的。

一方面,赵括不希望孩子过早的接触诸子百家的思想。

另一方面,这些著作太过晦涩难懂,贵族教导族内的子弟,基本上都是一对一或是一对几,每一个学生,老师都能照顾到。

但是一旦普及教育,一个老师就要面对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孩子,想要每个人都照顾到,完全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