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页

消息传来,举国大哗,政事堂首席执政大臣方殊引咎辞职,海军上将李荃归来之后,亦黯然下野。

新任首席执政大臣上台之后,海军再度组织了更为庞大的舰队,由另一员上将杨清一率领,再一次踏上了征程,这一次,杨清一的旗舰换成了大汉生产的第一艘由蒸汽机为动力的军舰,不过这一次,新任执政大臣接受了皇帝的建议,在杨清一挥舰之上,除了枪炮之外,还有外交人员携带着一份份的协议。

也就是兵败欧罗巴的这一年,大汉皇帝高远六十岁,他宣布退休,皇帝一职交由儿子高致远接任。

大汉皇帝高远这一生都在创造着别人无法想象的创举,六十岁退休,他又开了先河。此举带来的后果,便是大议会正式决定,六十岁为退休法定年龄。

高远退休的第二年,与大汉帝国接壤的新秦再也抵挡不住来自邻国润物细无声的侵袭,随着火车被发明,来自大汉的铁轨被铺到了新秦的王都,新秦终于低头,已近暮年的王剪拖着伤病累累的身体,坐着火车直抵蓟城,与大汉第二任皇帝高致远达成协议,在保证新秦王国王室地位,保证新秦内政最大程度的独立条件之下,新秦将国防,外交等权力上交给大汉帝国,新秦将成为大汉帝国的联邦国家。

两国合二为一,举世欢腾,特别是新秦,这个国家自建国之初,就带上了浓浓的大汉王国的影子,虽然王剪在几十年的执政生涯之中一直想尽力去除这种阴影,但却收效甚微,终于在他发现,无力扭转大势之后,举起了双手投降,这也让新秦人无比兴奋,因为二国合二为一,便也代表着他们将成为大汉帝国的公民,他们亦将享有大汉帝国公民的权力,虽然,这还需要他们长时间的努力来争取,但既然已经跨出了第一步,第二步还会太远吗?

大汉五十年冬,皑皑白雪给整个蓟城披上了一层银装,本来应当喧嚣的都城,却在这一天都沉默了下来,原因无他,只因为一大早便刊发的大汉日报和蓟城晚报,不约而同地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条重磅消息。

大汉开国之主,第一任皇帝高远病危,这一年,高远八十岁。

躺在厚厚的被褥之中,高远睁开有些昏浊的眼睛,看着跪倒在面前的儿子女儿又及孙儿孙女,脸上露出的却是满足的笑容,他的伴侣,爱人们在这几年间,已经一个接着一个的离开了他。

“我要走了,我要去找你们的妈妈啦!”高远微笑着道,眼前掠过叶菁儿,贺兰燕,宁馨三人的身影,她们带着笑容,身影飘浮在半空当中,正在向他招着手。

床榻之下,传来了一阵阵的呜咽之声。

卧室之外,焦急的等待着的是大汉帝国政事堂的执政以及军队的首脑,一代新人换旧人,现在的大汉帝国的高层,早已不是当年跟随高远打天下的那些老人了,这些年来,高远的旧部们,基本上都已经离开,连最为壮实的杨大傻也在去年病逝。

除了现任皇帝高致远,其它的儿孙们都一个个的向着高远叩头,离开了卧室,而政事堂的执政和军队的首脑则被叫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