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员工跳槽与竞业协议;神辉想当氪金战士

转眼间,2003年1月。

时光匆匆如流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

世界贸易的出现,给沉寂平静的大夏国,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有两三百家国际企业来到大夏国,在各大主流城市里圈地建造工厂、品牌店。

他们需要大量的本国员工,而眼下又不是一个很好的招生季,所以就开出了高价想要挖人。

对于这些国际企业来说,哪怕是开了高价又如何呢?

他们的定位和品牌价值,本就意味着高利润,大夏国的这点劳动力成本,压根就不被他们放在眼里。

而且,他们挖人是非常轻松的。

毕竟是国际公司,只要打出高薪招聘的口号,立马就能接收到数以万计的简历。

对于国际级企业而言,只有他们挑人的份儿,还没有人会拒绝国际企业的邀请。

与此同时

大夏的许多国内企业,为了挽留人才,也只能硬着头皮提高薪酬,顺便制定一份比较苛刻的劳动合同,尤其是竞业协议这种东西,对于高管而言最是有用。

当然,竞业协议也不是绝对无敌的。

按照当前法律,想要破解竞业协议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缴纳违约金。

对于违约金这个东西,法律上有比较粗浅的规章制度,主要还是看各家企业的标准。

一些真正的人才,往往会被猎头和跨国企业看重,甚至主动替对方缴纳违约金,拉拢成为自己人,这就没办法了。

一时间,大夏国的就业率空前提高。

微博、贴吧等论坛上,每天提到最多的问题都是跟就业有关的,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向往更自由的天空,并且觉得现在国内企业的那种“论资排辈”的制度太垃圾,纷纷夸赞国际企业。

拥护国内企业的,以及向往国际企业的网友们,因为这事儿没少在网上撕扯……甚至亲切的问候对方的家人。

国内企业,也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墨守成规。

还有以雷霆集团为首的创新型、变革型企业,但这种毕竟是少数。

在招聘市场上,国内企业的劣势极大,远不如国际企业。

在同等条件时,更多人都是优先选择国际企业,认为这才是自己最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