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大明局势

为了这项大工程,老朱硬顶着朝野上下一片的反对声,强硬的将刘理顺提拔上来,负责这项修路之事。

刘理顺出身贫寒,为官清廉,他跟倪元路一样,都是以清廉着称的名臣袁可立的学生。

而比较巧合的是,刘理顺和倪元路一样,在历史上都是死后获得文正谥号的名臣。

要知道,文正这个谥号可不是这么好得到的,这是对文臣一生最高的赞扬,也是文臣梦寐以求的谥号。

在整个大明历史上,死后获封文正谥号的,也只不过是渺渺几人而已。

所以由刘理顺主持这项大工程,老朱觉得还是没有问题的。

更何况,为了万无一失,老朱还让曹化淳派出了大量东厂的暗谍来监察此事。

整个大明官员的贪腐,他暂时管不了,但就这件事上面,谁敢动一文钱,他就敢动谁的脑袋。

这是他的百年大计,谁敢挡在他的面前,他就让谁死,没有半分情面可讲。

在老朱的强硬手段之下,原本看上去摇摇欲坠的大明,居然暂时稳住了。

虽然还有天灾横行,瘟疫不断,但各地属官在朝廷拨款,并且大力度免税的情况下,已经纷纷开始安置流民了。

至于那些拨下去的救灾款,因为老朱一下子在朝堂上杀了这么多官,暂时震慑住了朝堂上的官员。

就算地方官员的贪腐肯定没办法杜绝,但没有这些朝廷要员过一手,以及他们撑腰,下面的人也不敢贪的太狠。

因此朝廷拨下去的十文钱,能到百姓手中的,差不多能有个三四文。

虽然依旧是大部分都被贪墨了,但毕竟还是有一份能到百姓手里的,而就只是这一小份,就足以让百姓活命了。

而老朱一直都很清楚,不管什么时候,百姓要的都不多,只要能活命,他们就不会去造反。

至于李自成和张献忠之流的反贼,这段时间日子也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