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破阵26

仵作惊华 薄月栖烟 9154 字 5个月前

戚浔并不能保证完全,只得道:“周蔚他们带着公主府的成嬷嬷去找了,应能找到。”

她话音落定,头顶撑开了一把油纸伞,傅玦站在她身侧道:“就算没有证据又如何?驸马未患癔症,既如此,那不记得赵烨如何身亡的说辞便是假的,只凭这一点,他便不能这样随随便便斩了,人死灯灭,到时候所有罪过都可推到他身上。”

孙律看一眼傅玦,又看一眼戚浔,表情有些古怪,很快做了决定道:“既如此,你在外候着,若当真搜到了,即刻送入宫中。”

傅玦应好,孙律转身,带着面色沉重的三法司主官返身入宫。

他们一走,戚浔心跳的更快,“王爷,成嬷嬷离开公主府已有数年,其实不一定能找到凶器。”顿了顿,她又低声道:“圣旨已下,驸马若是行刑,那咱们所求便能落定了,此番又生周折,还指证到了长公主身上,不知陛下会如何应对,万一他……”

天穹晦暗得厉害,冷风裹着雨丝打在傅玦身上,他伞盖微倾着,将戚浔牢牢笼罩住,“若明知有错漏却不指出,让真凶逍遥法外,便难告慰当年冤死者在天之灵,当年的案子,除了元凶恶意栽赃,那些办案官员也多有渎职失察之罪,因此你做得很好。”

戚浔心底微安,又紧张地望着刑场外,忽然,她指着东南方向道:“来了!他们来了!”

……

孙律刚入崇政殿,一本厚厚的奏折当头打来,他躲也不敢躲,任凭那奏折在他额上打出一道红痕!

下一刻,建章帝愠怒的声音响了起来:“朕说过,令你不许出任何差错,如今驸马的罪诏已经昭告天下,你却告诉朕凶手竟然查错了,你如此,是要让西凉人,让整个天下看朕的笑话不成?!”

孙律带着三法司主官齐齐跪地,又道:“是微臣之过,请陛下治罪。”

建章帝冷笑,“治罪?眼下还不到治你之罪的时候!”

赵沅早已入殿,此刻面色青白地站在一旁看着,建章帝扫了一眼赵沅,“朕只问你,好端端的,事情又怎会扯到长公主身上?”

孙律将戚浔所言陈述了一遍,建章帝听得大为惊骇,“驸马的癔症是装得?真正得癔症的人是长公主?”

赵沅在旁气得发笑,建章帝看了赵沅一眼,也觉得匪夷所思,“这么多年,从未听说过长公主得癔症,就凭驸马没有中毒之状?那日在这殿中,我们所有人亲眼看到他癔症病发。”

“那是驸马故意的,他临死之前,编了一条一模一样的发穗给公主,正是因为他记得那日公主殿下的玉佩碎了,玉穗散了,他对公主殿下的确情深,临死之前都觉得遗憾,用断发重编了玉穗,也正因此,他宁愿自己假装癔症,从而保护公主。”

建章帝未听明白,“假装自己癔症,从而保护公主?”

孙律艰难地吞咽了一下,“驸马记不起来当年谋害二殿下时的情状,也说不清楚凶器是什么,又自己假装癔症,微臣有理由推测,长公主府中真正得癔症的是长公主,而当年一开始谋害二殿下的人,其实根本就是公主殿下。”

建章帝和杨启福几个内侍,皆惊得愣住,一旁的赵沅再难忍受,冷嗤道:“孙律,你是不是疯了?毫无证据可言,竟说是我谋害自己的亲哥哥?”

孙律深吸口气,“自不是全无证据。”

“证据何在?”建章帝也有些恼怒,“不斩驸马,还指证起长公主来,孙律,你可知朕能治你大不敬之罪!”

“如今已有线索,只要陛下给些时间,自然能找到铁证,陛下也可问问驸马,问他为何要假装癔症。”

建章帝闻言又去看赵沅,很快道:“好,传驸马!”

驸马已送回拱卫司,传入崇政殿不过两刻钟的时辰,孙律以此拖延,却不知大理寺之人是否能找到证据。

建章帝令他们几人起身,孙律眼看着外间黑云层叠,雨势渐大,却是先等到了秦瞻戴着沉重镣铐到了殿外。

他被押入殿中行礼,建章帝喝问道:“驸马,如今有证据说你癔症为假,当初谨亲王也非死于你之手,你可要为自己辩白?”

秦瞻低着头,“事已至此,罪臣已无狡辩之心,罪臣已承认所有罪行,便不会再狡辩这一条,罪臣患癔症,只是这些年来好了些,而赵烨的确是罪臣所杀,罪臣认罪认罚,并无怨言。”

建章帝狭眸,“连诛三族之罪你也认?”

秦瞻背脊更佝偻了两分,“罪臣认。”

建章帝又道:“拱卫司如今指证长公主是谋害谨亲王的凶手,你觉得呢?若你并非谋害谨亲王的元凶,你虽死罪,秦氏或许不至于被株连。”

秦瞻艰难地道:“罪臣不敢污蔑公主。”

见他如此坚定,建章帝怀疑地看向孙律,“这世上,怎会有人甘愿替别人顶这样的大罪?你若是未找到罪证便信口开河,朕看你也不必掌拱卫司之权了!”

这话极是严厉,孙律听得心头微窒,就在这时,殿门外脚步声骤响,不等小太监通禀,傅玦已走到殿门口,“陛下,证据找到了!”

孙律和三法司主官皆松了口气,傅玦大步入殿行礼,而后奉上手中锦盒,“请陛下过目!”

无人知道锦盒内装着什么,可赵沅却认出了锦盒,她表情几变,喝道:“你们、你们怎么敢动此物?!”

杨启福上前接过锦盒送到御案上,建章帝打开盒子的刹那,眉头也皱了起来。

盒内放着的,竟然是一支珠光宝气的凤头钗。

建章帝蹙眉,“这是何物?”

傅玦肃然道:“启禀陛下,此物长公主和驸马都认得,这支凤头钗,乃是公主和驸马的定情信物,在公主成婚之时,放在聘礼之首送入公主府,而当年长公主去瑶华宫之时,戴着的就是这支凤头钗。”

赵沅唇角微动,却说不出否认的话来,秦瞻跪在冷冰冰的地上,落在膝头的双手狠狠地攥拳。

建章帝听完此话,颤颤巍巍地将发钗从锦盒之中取了出来,只见钗身纯银打造,钗头之上一支金丝缠绕成的凤凰栩栩如生,凤凰冠羽皆由血玉镶嵌,而最精巧的,是那双随着移动而轻颤的金珀凤眼。

孙律望着这支发钗,神色忽然怔忪起来,像陷入了回忆之中。

傅玦继续道:“这支发钗乃是驸马亲手制成,在当年,还被人津津乐道过一阵子,成婚之后,也是公主殿下最喜爱的发饰,但瑶华宫一趟之后,此发钗却有损毁,之后公主殿下再也未曾戴过,而是由身边一位姓成的嬷嬷收捡起来。”

“这位嬷嬷早在十年前便因重疾归家养老,她当年侍候在公主殿下身边,在檀珠几人死后,算是唯一一个知道当年事情古怪之人,这锦盒之内,还有一份成嬷嬷签字画押的证词。”

赵沅唇角轻颤,“这不可能,嬷嬷是当年我颇为亲信之人,她难道指证我不成?”

“成嬷嬷并未指证公主,她只是说起了当年的旧事。”

傅玦沉声道:“檀珠她们虽死了,但当年回府后,成嬷嬷曾发现过些许古怪,而后来澄心等人相继而亡,最后一个死的是一个叫沉云的侍婢,她心底害怕,想用探亲之名逃回老家,却死在了回老家的路上。”

“成嬷嬷说,当年发钗拿回来的时候,原本笔直的钗身生了弯折,不仅如此,凤头之上嵌着的一枚血玉也不翼而飞,公主殿下很是懊恼,但根本不知凤钗是如何坏得,听驸马说,是他不小心将凤钗摔在了地上。”

孙律听着傅玦所言,脑海中闪过一念,这时又听傅玦道:“之后驸马想另做一支发钗,却被公主拦阻,直言此为他们定情之物,就算损毁,也要留作纪念,于是此物多年存在公主柜阁之中,虽不再饰发,却并未丢弃,当年正是成嬷嬷替公主殿下打理这些,因此记得十分清楚。”

“她还说,檀珠和沉云她们回来之后,对二殿下遇害之事讳莫如深,不敢多言,后来他们相继出事,府上之人都以为是公主府沾了凶煞,起初并未在意,可后来偏偏是去过瑶华行宫的几个出事,沉云便知道她也难逃脱。”

“沉云因恐惧,在离府之前告知成嬷嬷,说二殿下遇害那日,公主和驸马曾在夜宴之前离开过院阁,出去之时好好的,回来的时候公主旧疾发作昏睡过去,是驸马将公主殿下抱回来的,驸马令她们不得提起此事,连公主殿下自己都不知自己出过一趟门。”

傅玦说至此一顿,“而就在刚才微臣得了消息,当年一同往瑶华行宫赴宴的淮阳侯夫人,以及庆阳郡王夫人,都曾记得那天晚上饮宴时,长公主殿下并未戴白日里的凤钗,一问才知,竟是驸马将定情信物摔坏了,驸马素来持重,又对公主殿下极是上心,此番竟然将二人定情之物损毁,便是她们都印象深刻。”

孙律此时沉声道:“微臣亦记起来了——”

他定定地看向建章帝,“瑶华宫事发当夜,公主发髻之上的确换了发饰,她戴着的是山茶花的绢花!是绢花而非凤钗!”

微微一顿,他笃定地重复,“是绢花!”

傅玦亦点头,“不错,当夜长公主的确换了绢花佩戴,那是上元节宫宴,长公主素来喜欢华贵盛装,怎会舍弃凤钗?不过是因凤钗有所损毁,无法见人罢了。”

他仔细地盯着建章帝手中发钗,“这凤钗钗身两寸过半,末端尖锐,早前的弯折虽被矫正过,但钗身上仍然留有划痕,从长短来看,正附和从上自下斜刺入人身,因刺入后卡住肋骨而留下了弯折。不仅如此,那一枚血玉也丢了,若凤钗是在长公主馆舍内摔在地上,这血玉有指甲大小,驸马为何不曾捡起修复?”

“唯一的解释,是凤钗被用作凶器,那枚血玉情急之下留在了二皇子遇害之地,驸马善后,是后来才发现血玉不见,根本没时间找回,所幸一场大火烧毁了一切,根本无人发现此事,而最重要的是——”

傅玦语声一沉,“若驸马是凶手,他怎会用与长公主殿下的定情之物杀人?这一切只是因为,杀人的不是驸马,而是长公主殿下!”

傅玦掷地有声地道:“当日长公主殿下已装扮妥当,发髻之上戴着的正是这支凤钗,不知怎地,公主癔症突发,再得知二殿下院中无人后,她以病况之身去找二殿下理论,之后二人生出争执,她气急下,用凤钗做凶器刺死了二殿下,驸马彼时见情势无法挽回,于是将长公主送回,之后种种,才是如他所言那般,是他负责善后和栽赃。”

“可笑!”秦瞻抬眸望着傅玦,眼底难以克制地生出愤恨,“这不过是你的推测,那枚血玉当日摔掉后我并未第一时间发现,后来再去找,便找不到了,或许是哪个下人手脚不干净,又岂会是落在了二殿下遇害的火场之中?!”

傅玦冷冷地道:“大火将长风阁付之一炬,你的确可以咬死不认,但是假装癔症,蒙骗众人,其心可昭,至于凶手到底是谁,难道长公主殿下的癔症已痊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