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园竹06

仵作惊华 薄月栖烟 3822 字 5个月前

蒋铭、谢南柯等人领命而去,宋怀瑾亦带着戚浔和周蔚往来时的方向走,他们从柳儿巷而来,洛神湖也在这个方向,宋怀瑾边走边道:“杨梧的尸首最终出现在洛神湖,我更倾向于凶手在附近,又或者在靠近洛神湖的方向。”

戚浔亦应是,“杨梧落水之后被那人所救,此后未曾归家,怎么想都是此人嫌疑最大。”她又回头问张轩,“那天你盯着杨梧之时,可曾发现还有其他人盯着杨梧?”

张轩沉吟道:“杨二认得小人,小人当日在外徘徊,心底也很是发虚,并未注意其他人,杨二离开翠云楼之后,小人跟上来的时候,也未注意身后跟了人。”

天色已晚,张超和张轩所知尽数道来,也令案子多了线索,宋怀瑾便道:“你的事暂不好定性,衙门也暂不追究你,你和你父亲先归家,若是有疑,我们还会去找你。”

张轩忙道:“小人绝无虚言,多谢大人!”

他二人告辞离去,宋怀瑾带着戚浔上了前面大街,华灯初上,临街的酒肆茶楼皆人声鼎沸,而越是往柳儿巷的方向去,则越是热闹纷呈,而这长街四通八达,便是往洛神湖的方向走,也分了数条街巷,当夜杨梧会去往何处?

宋怀瑾道:“眼下还不到亥时,再晚些时候,人应当少些,只是这日日人来人往的,只怕难找到当日人证。”

宋怀瑾的担忧在一个时辰之后得到了印证,街市上来往之人的确少了许多,可来回报的谢南柯和蒋铭都无功而返。

谢南柯道:“两个方向的人家都问了,铺子酒楼也都问了,都说不记得有这二人,这条街到亥时过半才会关门歇业,亥时初刻正是一天生意收尾之时,店里店外的伙计掌柜都十分忙碌,因此少注意外间来往之人,而寻常百姓家,这个时辰都准备安歇了。”

宋怀瑾有些头大,“不知道王肃他们查到什么没有。”他又看了眼天色,“时辰不早了,今日便先到此,大家也都归家,明晨在衙门见。”

众人应是,各自上马归家,戚浔家本就在城西,分别后,自己催马回安宁坊去。

戚浔跟着程佑安为仵作多年,所见的命案不在少数,但凡能出人命,除了极少数的冲动意外杀人,其余皆逃不过财色名利爱恨情仇种种,杨梧死因已明,凶手的动机却难定,杨梧虽是生意人,除了傅瑜之外,却未听闻他与谁结仇,可放眼伯府,杨梧之死,唯一得利之人是杨松,可杨松偏偏有不在场证明。

戚浔苦思一路,未得结果,待晚间歇下,又起了再验尸体之心,因此翌日一早到了衙门,她先提了验尸箱笼,欲再往义庄去。

待宋怀瑾与王肃到了衙门,王肃说起前日调查所得。

“杨梧是柳儿巷的常客,三月初一那日,柳儿巷几家青楼的小厮都对他有印象,说都看到他去翠云楼了,而我们问了周围的酒肆茶楼和各式各样的店铺,发觉认识他的人不少,许多都和伯府有生意来往,大家对杨梧的评价也十分不错,说他虽然年轻,却十分圆融,没有人在生意上与他结仇。”

宋怀瑾有些为难,看戚浔提着箱笼,便道:“怎么,你想再验尸体?”

戚浔点头,“想再去看看,若能剖验就再好不过了。”

宋怀瑾叹气,“这可不易,定安伯两夫妻你也见过,不好说通。”

戚浔也知道希望不大,便不令宋怀瑾为难,“那卑职便先去义庄看看,若能查验出什么自对案子有助益。”

宋怀瑾点头,“带上周蔚,稍后我们去与杨梧交好的人家问问,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可疑之人。”

戚浔应是,叫上周蔚出了门。

去义庄的路再熟悉不过,戚浔和周蔚一路策马,到了义庄时辰尚早,然而刚进义庄大门,戚浔便见李廉在此,她有些意外,“李捕头怎在此?有新案子不成?”

李廉摆手,“不是新案子,是旧案,一具骸骨在此,我过来复验的。”见只有她和周蔚来,李廉又问:“你是为伯府的案子过来?”

戚浔应是,李廉也不着急,便与她一齐进了后堂,“昨日可查到什么线索了”

戚浔将昨日所得道来,“如今还是未确定怀疑方向,傅家大少爷的作案动机不够,虽缺了人证,却也无直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