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第 193 章

没想到数个月过去,仍是一如既往。

连她自己都烦了,倒不知太子从哪里来的毅力。

这让宋皎的心忍不住又软了几分。嘴上却仍是嘟囔:“以前没我的时候,不也是同样的过么。”

“没良心的,”太子把她抱住,咬着耳朵说:“真是白对你好了是不是?人家都说,痴心女子负心汉,本宫看现在是真正倒过来了。”

宋皎抿嘴一笑,终于说道:“那你说几天?”

“一……”

那个字还没说出来,就给宋皎的眼神逼了回去。

太子闭嘴,好像在做什么艰难的决定,最终痛心疾首地郑重道:“两天,两天最多了。”

宋皎叹了口气,就知道不能给他好脸色。

当天晚上,宋皎用了点手段,总算让太子稍稍松了口,答应多给了一天的时间。

宋皎回府之事,并没有张扬,而是换了素日的常服,只带了盛公公,张嬷嬷以及几名内卫侍从等。

她在府里住了两天,期间又特去了程府一趟。

先前为皇后丧仪,颜文语也进宫行孝礼,期间倒是去过东宫两回。

只是宋皎没见着那个小孩儿,到底牵挂着。

却见那婴儿长的越发大了,眉眼已经舒展,目光炯炯,小小拳头紧握,看着很是精神,一时让宋皎喜不自禁。

颜文语打量着她,已经快六个月,宋皎的身子仍不是十分的明显,她不知该忧虑还是怎样,等宋皎看过那孩子,便拉着她,询问最近情形。

宋皎一一说了,叫她放心。

颜文语听她说完,只淡淡地笑了笑。

宋皎本以为她必得问起赵仪瑄,或者再例行抱怨几句,谁知竟不曾。

颜文语好像把注意力都投在了那嫩生生的小家伙身上。

但宋皎不知的是,颜文语的不问,并不是因为这个缘故。

先前进宫守孝,她听说了一些“趣事”。

是后宫娘娘们闲暇之时议论起来的,多半都是跟太子和宋皎有关。

“听说太子殿下的那位宋贵妃,人不可貌相着呢。”

“怎么说?”

“太子原先是那么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竟只怕她。”

“你说这个?我倒也听说了……还经常的动手呢。啧!”

颜文语听他们说“人不可貌相”的时候,本以为会听见什么类似于“狐媚惑主”之类的通常之语。

没想到竟是如此。

原来赵仪瑄有一次露面,脸上是带着抓痕的,虽然太子的侍从们替他解释,说是给鹦哥抓的,但那痕迹到底是人还是鹦鹉所留,一目了然。

而东宫敢弄伤太子殿下的还有谁,自然也不用说了。

又有好几次,宫中内侍亲眼见过太子抱着宋妃娘娘,甚至有一次还半跪下来给她揉腿之类的……

一来二去,宫中的人看待太子,倒也不像是从前一样总是心生畏惧敬而远之,而带了一种说不清是什么意味的眼神。

没想到那么跋扈的太子殿下,竟然也会“惧内”。

倒也……有趣。

又说起来:“本来皇上有意将尚家跟康家的姑娘许进东宫,如今皇后娘娘的事儿一出……只怕更难了。”

“对啊。守制三年的话,太子殿下是不能娶的。”

“听说先前太子好像跟皇上说过了,斩钉截铁地要给皇后守二十七个月呢。”

“呵,我看啊,太子是真不喜欢东宫再进人的,不然……太子跟皇后素日是那样,怎么就偏这个机会郑重其事地要守起制来了呢。”

父母丧,夫妻且不能同房呢,婚娶当然也是禁止的。

但是皇室的事情,若说通融也不是不能的。

太子之所以这么坚持,原因为何,颜文语心里最清楚,甚至连这些后宫妃嫔们都看出了蹊跷。

颜文语听的饱饱的,且舒坦。

头一次偷听人嚼舌根,听得这么舒畅的。

其实太子这“惧内”的情形,不仅仅是后宫,甚至连那些朝臣也都知“略有耳闻”。

甚至有近臣有幸目睹过太子殿下脸带抓痕的盛况。

这如果是换了别人,自然也会有言官抓住做点文章的,比如“妖姬专宠”之类的罪名,这还不是手到擒来?

可不知为何,这次,竟没有人出面儿非议太子的后宫。

或许,是因为宋皎是出身于御史台的,程残阳在,徐广陵在,御史台的一干同僚在,他们都自觉地避讳不言。

又或许,是太子殿下先前为人太过于“恶劣”,终于在女人手里吃瘪,倒也是让人“喜闻乐见”。

所以她才暂时把担心宋皎的那份心放下,因为她知道,她所想到的,赵仪瑄都早想到了。

宋皎回到家里又混了两日,魏氏还特意叫人去永安,把魏子谦跟两个孩子叫了来同乐。

只是她回来的消息走漏,别人倒也罢了,之前因为宋皎身份怕被株连的那些宋氏族人,却又忙忙地前来请安。

宋皎也并不见,只让盛公公打发了。

当天晚上,两个孩子一定要跟着宋皎睡,在她炕上闹了半宿,终于睡着了,才给魏子谦抱了回去。

过了子时,宋皎才总算睡着。

天气毕竟冷下来,风吹在窗上,啪啪的响动,听着竟像是下雨。

这屋内并没有用炭火,原来早在入冬之时,太子便叫人前来府里,将地上通了地龙,又暖和,又不用烟熏火燎的了。

宋皎睡得有些不安,隐隐地仿佛看到下雪了,眼前一片银装素裹的琉璃世界,只不过……竟不知此乃何处。

正在仰头四处乱看,耳畔突然响起一两声惊雷!宋皎吃了一惊,定睛看时,只见前方的天空之中,纷纷扬扬的碎雪里,有一道影子如同一片飞絮似的直坠飘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