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二更君

且走他且低头望着匣子上的图案,盛公公当然认识这是流传百子的吉祥图纹,葡萄多子,石榴也是多子,寓意着多子多福。

以前后宫的娘娘们有喜或者想要求子,最爱用有这些“连生贵子”“观音送子”或者“流传百子”花纹的器具,是为有个好彩头。

“怎么竟然用这样的匣子……也忒早了吧,这还没成亲呢。难不成是拿错了?到底又叫我看什么?”

盛公公心里嘀咕着,直到出了门,才猛然想起魏疾跟他说“别叫她喝茶”,以及太子对宋皎说“哪里是让你坐”等话。

……他的手猛地一颤,整个人几乎都站立不稳,慌得身后两个小太监急忙过来扶住。

魏疾站在殿门口,看着盛公公越走越快,一直赶到了宋皎跟太子身旁,就像是一条看到了主人的快活的哈巴狗,那条无形的尾巴都在飞速地摇摆。

他退了回内殿:“盛奇应该知道了,皇上放心吧,他一定会伺候的极妥帖。”

皇帝叹了口气:“一帮看着聪明、实则糊涂的家伙,整天只知道任性胡闹,给朕惹事。”

魏疾笑了笑,贴心地说道:“谁叫他们都是晚辈儿的呢,皇上自然要替他们多多筹划操心了。”

皇帝又叹了声,问:“皇后那边如何?”

自打知道了张家被抄检,皇后一口气上不来,竟晕厥过去。

魏疾道:“先前已经醒了,本是要来见皇上的……楚妃娘娘陪着呢。如今娘娘还不知道小国舅已经……”

皇帝皱皱眉道:“张藻的事情,朕已经交给太子去料理了。”

“皇上圣明,”魏疾忙道:“皇上也该稍微休息休息,自打太子去西南道,您就一直劳心劳力的,如今东宫已定,心腹大患也除掉了,皇上很该好生调养调养。”

皇帝“嗯”了声,过了会儿才道:“还有一件,传豫王进宫吧。”

赵仪瑄陪着宋皎回到东宫,云良娣李奉仪三人急忙出来迎驾。

这两天里,她们几人也很担惊受怕,不知道竟会如何了局。

如今总算风平浪静,她们一大早就收拾的妥妥当当,打扮的虽不算是花枝招展,却也是精致绝伦美不胜收了。

望眼欲穿,果然见太子在众内侍随从的簇拥下现了身,三人不约而同大喜。

只不过那笑意才刚显露,便发现太子并没有看向别处,而是且走且转头看着身边的人。

太子的手轻轻地握着那人的手腕,因那人个子不高,太子只能把头更放低了些,这个姿态,除了亲昵之外,简直更像是有些“讨好”的意味。

李奉仪跟王奉仪都惊呆了:“那是谁?”

云良娣一眼看清那人身上的獬豸补子:“御史台的……巡按补服。”再细看那人的眉眼,云良娣低呼了声:“是御史台的宋大人。”

正在这时,那边宋皎也瞧见了她们,她的脸色稍稍地起了些变化,然后她的手轻轻地一挣,示意太子松手。

赵仪瑄转头,才瞧见是云良娣几人。

三个人来不及惊诧,只忙上前行礼。

太子道:“何必都等在这里,本就无事,都散了吧。”

云良娣欲言又止,李奉仪跟王奉仪对视了眼,好不容易盼着见到太子的面儿,竟然如此冷淡,仿佛正眼都没瞧她们一眼。

三人不敢如何,只行礼称是,赵仪瑄已经带了宋皎进内去了。

李奉仪偷偷瞥了眼,见在进门的时候,太子伸出手去,张手在宋按台的腰后轻轻地护了护,那小心翼翼的体贴之态,让李奉仪的眼睛都看怔了。

宋皎其实是不愿来东宫的,可到底还是没得选择。

另一方面,因为在养心殿吃了太多的东西,这会儿她胃里鼓鼓囊囊地难受,毕竟昨儿一天一夜没进食,突然吃了这么多,自然有些发涨,隐隐地竟还有些想吐的意思。

赵仪瑄看出她仿佛不太舒服,所以不停地问长问短,直到又看见东宫迎驾的几位妃嫔,宋皎屏住呼吸,尽量压着心头的那股不适。

等到了内殿,她实在是有些忍不住了,耳畔只听到太子在问她什么,她只忙着摆摆手,一边捂着胸口一边看向盛公公。

盛公公福至心灵,立即呵斥旁边的小太监:“去拿铜盂来!快!”

赵仪瑄突然明白了宋皎又犯了恶心,便忙道:“不打紧,想吐你就吐,什么铜盂金盂的!来……吐到本宫手上。”

他急忙擎出了双手,只想让她不要这么难受了。

宋皎干呕了两声,要不是穿着官服,早就用袖子拢住了,只是她甚是爱惜自己的官袍,故而舍不得,便只用手堵着嘴。

突然看到太子将双手拢起探了过来,她抬眸看了他一眼,却瞧见他眼底的痛惜关切之色。

盛公公把养心殿拿回来的盒子放在桌上,忙着过来:“使不得,殿下,让奴婢来……”

幸而小太监拿了铜盂回来了,宋皎吐了一气,整个人微微地晕眩,脸色又苍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