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三更君

小缺也欲同往,被宋皎制止了,他的伤在背上,弄不好就糟糕了。

当下只带了四喜并几个县衙的差人,驱车前往迢沂山,正走到半路,却赶上那回来报信的县丞,原来宁州府的三千人马正往迢沂山开拔。

迢沂山上,那老妇人看了眼山下送上来的“信”,顿时脸色大变。

旁边的威严老者走过来,一看之下,忙把纸拉过来,双眼睁大他道:“这是、这是泷儿带走的飞龙骨!”

其他两位也忙过来,那矮个子老者道:“是飞龙骨,这是谁画的?”

送信来的花沂青年道:“是那个什么宋大人。”

在场几人彼此相看:“为什么西南道巡按御史会知道咱们的飞龙骨?”

“难道他……是从泷儿那里见过?”

那威严老者望着老妇人:“阿母,这该如何处置?”

花沂以女子为尊,这老妇人才是花沂的真正当家之人,就算几位老者贵为花沂族的长老,但也都要听从这老妇人的。

老妇人回头看向诸葛嵩。

刚才他们几个说话都是用的花沂语,诸葛嵩跟易巡侍自然不明白,诸葛嵩想看看那信上的到底是什么才叫这几人都变了脸色,但身体仍然无法自主。

老妇人打量着诸葛嵩,沉声吩咐:“把他们先关起来,等见过了这个宋按台再做处置。”

她说了这句后,才又用花沂语说道:“这个宋按台,竟然叫人送这么一封信过来,可见她知道飞龙骨是我们必得之物,恐怕也有要挟之意,为今之计,便是先跟他见上一面,不管如何,如果飞龙骨在他手中,一定要趁机拿回来。”

她却是想错了,宋皎根本不知道这叫什么“飞龙骨”,更加不晓得是他们必得之物。

宋皎担心这些蛮人不由分说伤了诸葛嵩等人,所以情急之下只能先试一试。

倘若此物真的有效,那么自然可以震慑花沂之人,或许可以是个缓和的契机。

倘若不幸、此物是花沂的仇人所有,那么也可以把他们惊一惊。

不管如何,宋皎已经算计好了,是好是歹,这信的效用是一样的。

威严老者却道:“飞龙骨明明是在泷儿手中,为何会被他拿去?难道……是刚才那个小白脸骗了泷儿,或者泷儿已经被他们害了?”

老妇人怒道:“闭嘴!”她说了这句又骂道:“当初若不是你把那丫头宠坏了,她怎么会为了个异族人破山而去!”

老者虽生得威武,可给老妇人一骂,想反驳又不敢,只仍是乖乖地低了头。

老妇人扶着少女的手:“传下去,我要亲自会这位按台大人……请他上山来,问问那小子敢不敢。”

说到这里她嘿嘿地笑了几声:“倘若泷儿真被这些人害死,自然也会叫他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拐杖拄地,笃笃有声地远去了。

直到此刻,威严老者才低声道:“当初最惯泷儿的哪里是我?现在竟是推在我身上。”

旁边的矮个子老者过来拍拍他的胳膊:“契徕阿哥,不要招惹阿母,她心里当然也盼着泷儿回来,现在咱们还是好好想想该怎么对付那位宋按台,这次他居然调了三千兵马,如果真的打了起来,寨子未必就能抵得住,就算能挡住这次,朝廷的兵马是无穷无尽的。”

旁边那位道:“难道就先怕了他们了?就算都战死了,花沂也从不向人求饶。”

契徕长老打断了他们:“行了,横竖有阿母在,都听阿母的就行了。”

诸葛嵩跟易巡侍被关在了山寨的“牢房”里。

这其实也算不得正经的牢房,平日里除了关押山寨中犯了错的人,便是关押一些误闯上山的山下人的。

没人的时候,就关些捉住的走兽之类,所以气味并不好闻。

如今这屋子里关着的,除了诸葛嵩跟易巡侍外,还有一个看着已经半是昏迷的女孩子,在她身旁的,却是个相貌儒雅的中年男人,正微微闭着双眼靠着墙坐着,听见动静才睁开眼睛。

易巡侍一看便道:“你莫非就是驿马县的叶大人?”

那中年男子一怔:“你、你怎么知道本官……”

易巡侍苦笑:“我们当然知道,我们正是因为你而来的。”说着又扫了一眼地上那女子:“她就是那个……你愿意为她留在山上的少女?”

叶知县听他说出了底细,忙扶着墙站起来:“你们是?”

易巡侍道:“我们是跟随巡按御史宋大人身边的,宋大人听说叶知县有难,便叫我们先来看看情形。”

叶知县的眼神本有些暗淡,蓦地听见“巡按御史宋大人”,顿时眼中闪出光来:“宋大人来到驿马县了?!”这语气,倒好像是看到了菩萨显灵。

诸葛嵩已经先行坐下,勉强盘膝开始自行运气调息。

易巡侍道:“是啊,而且……”他叹了口气:“这里的人行事实在邪门,本来想把你们救出去,没想到反而栽在了这里,不过听他们说,宋大人亲自到了。”

叶知县这会儿已经完全不在意自己的生死了,他只是高兴地单手一击:“太好了,没想到宋按台真的来到驿马县了!”

这语气倒好象这儿不是花沂的牢房,而是他县衙的客厅。

易巡侍见他这般兴奋,却一笑不说什么,只走到那少女身旁,俯身查看情形。

叶知县反应过来,便道:“她受惊过度,之前晕厥了过去。”

易巡侍问道:“那个跟她有过……瓜葛的花沂人呢?”

叶知县这才敛了笑,叹道:“他们先前将他带了出去,好像是为教训他之类。”

易巡侍点点头:“叶大人为何竟肯为了他们不惜性命?”

叶知县看了眼那柔弱的少女:“到底是我治下的子民啊,我若贪生怕死而丢下她,这父母官又如何能再做的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