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 26 章

同时他庆幸盛公公此刻不在,不然的话他老人家恐怕要晕厥当场。

内殿之中,地上散落着两封信、几本鹅黄的折子,有的折子在落地时候散开了,露出里间的字迹。

除此之外,还有一柄精致的乌木骨泥金花鸟宫扇,落地的时候一枚水色很好的扇坠碰在琉璃地面上,已然碎裂,甚是可惜。

赵仪瑄看着地上的东西,目光落在其中一封信上:“□□?就算本太子承认□□,那你敢说自己是朝臣吗?”

宋皎道:“那又怎么样,就算是民女……你也不能强取豪夺。”

“那如果民女对本太子强取豪夺呢?”赵仪瑄耐着性子而言辞辛辣:“吃过了就想不认账?”

宋皎低估了太子殿下的操行,没想到他什么话都说得出来,且信手拈来。

眼见他还要走过来,宋皎左右打量,抄起旁边桌上的一尊看着不很大的三足鼎杯:“你站着!”

赵仪瑄扫了她一眼,却俯身过去,他并没有管那些折子跟玉碎的宫扇,而是将其中的一封信拿了起来。

若有所思地看着那封信,太子问:“你可知道,这是谁写的?”

宋皎正觉着手中的东西沉甸甸地,先前没细看,这会儿偷空看了眼,金碧辉煌,上头镶嵌着各彩色宝石,显然是极名贵不可得之御品。

她吓了一跳,生恐自己失手给他砸了,又见赵仪瑄并没有要过来之意,便又小心地重新放了回去。

听见这句问,她觉着奇怪:“这个我又怎么知道?”

赵仪瑄把信举起,将信皮展示给她看,宋皎瞧着上头那飘逸而极具风骨的楷体,心中一惊:“这是……”

“你竟认得?”赵仪瑄有些意外。

宋皎下意识地咬了咬唇:“这、像是王老大人的遗迹吧。”

赵仪瑄笑了:“你果然认得。”

他手中拿着的确实是王纨的亲笔信,是王纨生前给他留的最后一封信。

赵仪瑄问:“你想不想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

宋皎沉默了片刻:“老大人是给殿下所写,自然只有殿下能看,而殿下若能将先生所志谨记于心,自然是万民之福。”

赵仪瑄眉峰微蹙,玩味地:“怎么说的好像……你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一样。”

宋皎低下头:“殿下说笑了。”

赵仪瑄深看了那封信一眼,将信重新放回桌上,然后他一撩衣摆,坐回了椅子上:“今早上遇到你之前,本宫出了城,你知道我为何出城么?”

只要他不再动邪念,她愿意听他说个三天三夜,宋皎问:“愿闻其详。”

赵仪瑄盯着宋皎:“昨夜本宫忽得一梦,梦见老师于泉下甚是不安稳,似有怨念之意,责我忘了为他报仇。”

宋皎缓缓抬头,欲言又止。

赵仪瑄道:“你想说什么?”

宋皎沉默了片刻终于说道:“下官是想说,王大人品行高洁,纵然身故亦不改其行,殿下所梦,或许只是殿下自己的心结,而非老大人之所愿。”

“你是在为自己辩解?”赵仪瑄扫了眼自己身上,几分无奈,只能强压,“那,你怎么解释……本宫出城到了坟茔后,发现恩师的坟茔一角果然被雨水冲塌之事?”

宋皎哑口无言,苦笑。

赵仪瑄道:“怎么,你不是很会说话么?倒是给本宫一个解释。”

宋皎想了想:“雨水连绵毁损房屋之事,比比皆是。但若太子殿下一定要个说法,您的解释是一个,但也可以用另一种说法来解释。”

“你说。”

宋皎看了一眼那封信,道:“或许,老大人却是泉下难安,但他并不会因为自己的私仇而无法安生,他自始至终记挂的,应该只有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