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页

大清药丸 南方赤火 1404 字 2022-10-18

林玉婵不解:“这就下船?打靶不是炮台那里——”

“打靶下午再说。”他挽过她的手,轻巧带下船,跟义兴的船工挥手作别,“要进洋人衙门,虽然用不着跪拜磕头,也不会挨板子杀威棒,但还是有许多不便明说的规则。有几位汉口客商,当初跟我一起在汉口领事馆状诉史密斯的。他们今日正巧来吴淞短泊,我做东,请他们在县城吃顿饭。我们好歹也都进过洋人衙门,知晓一些陷阱和门径,也许能帮得上忙。阿妹赏个脸?”

----------------

一周后,马戛尔尼太太状诉马戛尔尼先生的嫁妆案件,如期在大英按察使司衙门开庭。

这个衙门并没有单独的办公大楼,庭审地点是借用了英国领事馆里的一间屋子。这房间平时空荡荡,此时人满为患,临时从各地调集了几十把椅子,有中式藤椅,有欧式沙发,还有小板凳、竹席,混搭着摆在一起,依然容不下前来旁听的侨民。

平日里井然有序的英领馆门口,此时也横七竖八地停满了马车。有些侨民眼看交通拥堵,干脆换了中国人的轿子、独轮车,溜缝儿似的从马车之间灵活钻过去,把本来就堵塞的大街塞得满满当当。

洋行职员、水手、领航员、太太小姐、教士、文员、广方言馆外教、甚至工部局公务员……

英国领事馆去年举行的圣诞晚宴,都没来过这么多人。

领馆卫队扯破嗓子维持秩序,还临时调来几个巡捕。克劳福德督查亲自坐镇,顶着一张严肃面孔大声喝道:“秩序!秩序!”

事实证明,洋人看起热闹来,那投入的程度跟中国人不相上下。

谁让这案子还没开庭,已经闹得满城风雨。在ec班内特公开发难之时,马清臣正在视察洋炮局新厂区,几天没看报纸。等他回到府上,事态已然发酵,就连他家厨子都朝自己挤眉弄眼,颇有幸灾乐祸之意。

马清臣看了报纸,两条整齐的胡子都气歪了。

自古妻子嫁妆归丈夫,怎么还有那么无聊的人,在这种常识上做文章!

关键还得到了自己妻子的默许!

妻诉夫,她还真想得出来!

想找郜德文质问几句,人家早就分居别院去了——马清臣学习大清官员的优秀传统,置了好几个大宅子,用来社交宴请,自己也可以冬暖夏凉的换着住。官太太为了疗养,搬去另一个宅子暂住,也是很寻常的事——夫妻两人每天挤在一个炕上不分开,那是平头百姓才做的寒酸事。

马清臣气不过,当即也提笔挥毫,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回应,引用了无数传统规则和英国法条,表明使用妻子的嫁妆是丈夫天然不可侵犯的权利,并且妻子起诉丈夫,不管是在英国还是大清,本身就是违反法律的不道德之举。请ec班内特先生悬崖勒马,否则闹得斯文扫地,勿谓言之不预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