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页

意外的是,章延才那么几岁,却做得很不错,也不知道是误打误撞以至于此,还是他确实在为陆静姝着想。

他虽每次邀了陆静姝到宫里玩耍,都异常热情。他会在之前十分认真仔细地准备,务必要让陆静姝在宫里玩耍得痛快,光是看着就明白他分明是极喜欢。

但是,他并不频繁邀请她来去陆家的次数也不多。若是请了陆静姝到宫里,总会让她来陪自己这个母后说话,且每每都要邀着陆静姝的哥哥一道。

周皇后到底只认为章延还是个孩子,哪里会懂这些,不过,他做得不错,她便不去插手了。

七岁的章延,对于正经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一类的书籍,略略翻过,就放在了一旁,不再多看。他不知为何,竟是醉心于医书,如痴如狂,可以一看便是一整天毫不厌倦,让周皇后包括皇帝都十分的不解。

相反的,只不过小了章延一岁的章逸,则会十分认真的琢磨着章延不喜欢的这些正经书籍,也是和章延一样,一看一整天也毫不厌倦。

周皇后和皇帝凑在一起,讨论了一番后,最后由着他们两个人去了。章延本为长、为嫡,是储君之首选。可是看起来,他对那些丝毫兴趣都没有又无那般心思,皇帝虽觉得不满,但周皇后心疼他,不愿逼迫。

她知道皇帝更喜欢小儿子而没那么喜欢大儿子,无外乎是因为小儿子更像他也更愿意与他亲近,大儿子则不那么精灵聪明,性格过于天真良善,以储君之资格作为标准来衡量的话,多少令他感到失望。

因着还有章逸这个嫡子,而皇帝多少偏爱章逸这个长相、性格都更像他的小儿子。再加上还有周皇后的游说,最后皇帝也没有管章延太多。只是要求哪怕并不甚喜欢和感兴趣,章延也不能落下了其他那些功课。

于是,在保证学习必须学习的那些东西之外,章延可以随意做自己愿意做的,譬如钻研医书这样的事。

他也不太夸张,只时常在周皇后面前背一背记住的药材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性味归经以及功能主治一系列属性,虽然暗地里早记住了更多的东西。

周皇后每每都认真仔细的听着,微笑夸奖,感到十分骄傲。

章延自不会不清楚自己父皇对他的失望,也知道这样的举动会惹得他父皇的不喜。但是他同样很肯定,无论如何,他都是他父皇的孩子而他父皇也并不会亏待了他。他所求的不多,这样便足够了。

过了两世那样的生活真的已经疲惫厌倦到快没有办法忍受了,难得还能够有机会自在一场,他只想好好珍惜。

在不得不扛起责任的时候,他不会弃之不理。只要没有到毫无办法的时候,他便只追随自己的本心。

章延一边等着陆静姝长大一边努力学医的日子,若是说过得不快,却转眼便是三年过去。陆静姝从五岁长到了八岁,而他的身体则从七岁长到了十岁。

他身量拔高了一些,陆静姝也是一样。她看起来还是稚嫩,肉嘟嘟的包子脸,和五岁的时候差不去太远,不过,更加好看、更加可爱了。

八岁了的陆静姝,他较过去更难些才能够见一面。她早已经开始上学堂了,写得一手好看的字,偶尔的时候会蹦出几句好玩的诗句。

相较于五岁时候的陆静姝,她无疑的变得懂事了许多,也明白了很多。她虽没有因为懂得了他身份的意义而故意疏离,但却知道有些场合该保持着距离。

章延想,她才八岁,很多事情也都还不懂,还不能够着急。于是,只好继续无怨无悔等下去。有些事情,还不能够挑明,只能藏在心里。

陆源在翰林院侍读学士的位置上又呆了三年之后,皇帝下了一道外派的旨意。章延从一开始就知道会如此,心理准备做得很好。

陆老爷被外派,陆夫人与陆老爷伉俪情深自然会随他一起到外地赴任。陆承恩、陆静姝还有陆静好都还在很小,没有道理和父母分开,也没有办法分开,那么就只会是举家赴任。

陆家举家赴任去往外地,他只能留在京城,便会许多年都见不到陆静姝了。章延不能说一点都不遗憾,他蛮希望自己能就这么一年一年看着陆静姝长大的啊。

四岁、五岁、六岁、七岁、八岁,这么多年都这么过来了,本该是从八岁再到九岁、十岁、十一岁如此顺延下去才能叫圆满。

现在么,八岁等不到九岁,也不知道是等来十一岁还是十二岁,说不得可能是十三岁,一下子就跳没了许多年,怎么会没有遗憾?要很多年都没有办法见到一面,章延若是细想,只觉得真是让人备受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