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结局(79)

龙图骨鉴 楚清 1132 字 5个月前

老皇帝颇感意外,“张侍郎?你怎么回事儿?”

张怀恩坦言道:“回皇上,陈生口中的江湖香客,是臣之友人。臣托友人将燕瓴箭送给陈生,确是为了引出夏之淮的案子。当年臣奉命查抄夏府,抄出燕瓴箭之后,臣私心作祟,将燕瓴箭私藏,并未上报,因为臣知道燕瓴箭的来历,它是夏之淮视为警示之物的传家之宝。那时,虽然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夏之淮含冤,但臣与夏之淮相交数年,我们本是同届参加科考的举子,彼此一见如故,惺惺相惜,后来同朝为官,为免落下结党营私的罪名,所以明面上并无交情。但是,夏之淮的品行,臣十分清楚,臣不相信夏之淮会为了万两黄金而视灾区百姓于不顾,犯下弥天大罪!”

“当年,臣没有能力为夏之淮脱罪,留下燕瓴箭,原本只是为了留个念想罢了。夏之淮死后,臣看透了官场,厌倦了尔虞我诈,浑浑噩噩了十余年,直到半年多前,龙图国案发生,死水般的政局发生变动,臣渐渐嗅出了不寻常,臣察觉到,安国侯府的少侯爷,在秘密调查夏之淮的旧案,且在寻找夏久南。”

“为此,臣托那位江湖友人留意少侯爷的行踪,想知道少侯爷查出了什么,结果发现少侯爷除了侯府外,便是进出皇觉寺较多,有段时日,甚至暂居在了寺里。于是,臣借着礼佛的由头,亲自去皇觉寺一探究竟。算是赶巧,臣无意撞见慧真大师在禅院煮茶,他煮茶的方法,十分特殊,是夏之淮夫人的独创之法,所以臣盯上了慧真大师,送上燕瓴箭,以作试探之用。”

老皇帝的神色是说不出的复杂,这桩冤案,是他亲自下旨判决的,现今却频频被打脸,实在是尴尬。

厉砚舟亦是窘迫,他讪讪解释道:“我出入皇觉寺,只是单纯礼佛而已,与查案无关。”

那时分,龙星图抛弃厉砚舟,弃官离京,厉砚舟伤心之下,躲进了皇觉寺排解情绪,可是这种话,他当众自是说不出口的。

张怀恩行礼后,退回了陪审席。

龙星图朝张怀恩拱了拱手,以示谢意。

白正忽而忆及一事,询问道:“陈生,这些年暴毙在夏府旧宅的刘大学士、秦侍郎、张翰林、丁御史,与你有关吗?”

陈生否认,“没有。”

“是我杀的!”王炳气若游丝,声音越来越低,“这些人都……都该死……”

“炳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