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朱能和马三宝组合

如果能够娶大明的公主,大明看在公主的份上,可不可以将这仙缘分一点给朝鲜?

无论如何,若是能够攀上大明,自己这王世子之位就稳住了。

次日,李禔在景清家门口等了好久,才看到景清的马车过来,他忙迎了上去。

景清倒也不是故意要慢待朝鲜国的使臣,他最近为了外交政策和建立外交关系,制定一些外交权利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看到李禔,忙从车上下来,拱手道歉,“慢待慢待,劳王世子殿下亲自上门,实在是抱歉啊!”

看到景清这副态度,李禔等人心里稍安一点,李禔道,“是我等不是,大人忙成这样,我等还要来添乱,真是不该。只是,来到这里,我等若不能见大人一面,不能见皇帝陛下一面,实在是心不安啊!”

“远来是客!”景清一面将李禔等往屋里请,一面道,“贵国国王的上表国书,我已经通过军机处递给了皇上,眼下我大明国事繁忙,若皇上一时半刻不能召见诸位,还请耐心等待!“

“这是应该的!”李禔看到景清毫无骄矜之心,也彻底放下心来,他们的态度也越发恭敬,请求道,“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朝鲜国今年丰收,我国王不敢稍忘大明君父,特意备了薄礼,想要孝敬大明皇帝陛下。若召见稍微,可否先将礼物收下?”

这天底下,送礼的总是比收礼的要焦虑一些。

景清很能体谅朝鲜使臣的心情,只是,眼下满朝廷的人都腾不出手来处理这点小事,他只好道,“明日早朝过后,我将求见皇上,向皇上请示后,再给王世子殿下回话!”

你就先回去吧,我还要熬夜写外交章程!

景清的眼里充满了祈求,他一个读书人,实在是做不出撵客人的事,这个客人还是万里迢迢从朝鲜,翻山越岭过来的。

李禔有些坐立不安,他屁股在椅子上扭了扭,问道,“那我可否先请求见一见四皇子殿下?”

一听说要见四殿下,景清就警惕了,问道,“四殿下一向繁忙,他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少见使臣。不知王世子殿下有什么事,或我可代劳。”

果然,四皇子殿下在大明就是个令人非常敏感的人物,李禔道,“一路从北往南来,人人都在称颂四皇子殿下,故而我等才想当面景仰。”

景清笑了笑,心说,你最好别见四皇子殿下,若是见了,回头被四皇子殿下惦记上,可真不是一件好事。

他也不说话,端了茶,只当是看在朝鲜送了这么多礼物的份上。

景清又没给李禔留饭,李禔等人只好起身告辞,出了景清的宅邸,李禔等人的心里越发忐忑,这一切都太不寻常了,说大明没将朝鲜放在眼里吧,景清的态度又无可挑剔。

说大明对朝鲜和以往一样吧,又确实不一样,他们来了两三天了,出面请他们吃个饭的人都没有。

景清熬了半夜,第二天顶着一对熊猫眼,早朝都没上,就直接去西宫找朱高燨,和他一起商量大明的外交政策,包括外交宗旨,互派使节,签订协议,拥有哪些外交权利之类的。

这一切对景清来说,都非常陌生。

历来,鸿胪寺都只是掌宾客及凶仪之事,虽然要负责对外事宜,可这山高水远的,哪有那么多的外国使者?

鸿胪寺更多的精力是花在封诰上,若有承袭爵位,则辨其嫡庶。

等谈得差不多了,朱棣回来了,景清忙给朱棣请安,说起了朝鲜国王世子带礼物前来的事,朱棣还没有说什么,朱高燨忍不住笑出声来了。

前世,朱高燨从电视上看到,朝鲜国来,都是坐火车,各种本土礼物,用火车皮拉来。

他倒是没想到,自己还有亲眼目睹的时候,便忍不住问道,“送来的都是些什么?”

景清忙笑道,“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和往常一样,有上好的马,人参、草垫、漆器、狐尾、豹皮和水獭皮之类的,若殿下想看,臣将这里头挑一些好的,呈给殿下看。”

朱棣道,“挑什么挑,朕的内藏库也装不下这些,把这些都入四殿下的库好了。”

朱高燨诧异道,“儿子要这些做什么?要不,这样,问一下我娘要不要点什么?把人参和皮草留下,其余的不值钱的东西,儿子带去海外。”

朱棣自然是没意见,景清却是听得一愣一愣。

这可真是会废物利用啊!

景清忍不住问道,“皇上,这回礼按什么规格?臣估算了一下,这一次,朝鲜国送来的礼物,约有一万两银子。”

从前,若附属国送一千两银子的礼,朝廷起码要回一千五百两银子的回礼,这还是太祖高皇帝抠门的情况下。

历史上,等到了永乐时期,朱棣出手很阔绰,别人送一千两银子,他起码要回人家两千两,为了显摆上邦大国的体面。

这会儿,朱棣看向朱高燨,他觉得这事儿不能自己做主了,将来,这个国家是要交给儿子的,他要听一听儿子的意见。

朱高燨道,“收些羽绒服之类,不值钱,对朝鲜国来说比较稀罕的,给他们带回去就是了,不一定非要一万两,这送礼,都是量力而行,眼下我大明到处都在花钱,哪有钱和他们搞货物交易?”

果然,这才是四殿下的风格!

景清的额角一抽一抽,他一个读书人,信奉的人生教条是:人情不比债,顶着锅儿卖。

意思是,人情这种礼尚往来之事,和债务不同,人家一礼来,自己要一礼去,哪有贪图别人礼物,还想发财的事?

但,景清这些臣子们也知道,他们尚可向皇上上谏言,万万不可企图和四皇子殿下讲道理。

朱棣看着景清一张便秘的脸,竟然生出了同情心,不由得帮景清问道,“老四,朝鲜国给我们送礼,这是尊敬我们,对我大明的忠诚。”

“爹,这世上哪有无缘无故的忠诚?朝鲜和我大明虽然一衣带水,可也是不同种族。朝鲜不会无缘无故给我们送礼,为何来,儿子觉得,可以问问清楚。“

朱棣觉得儿子这话有道理,便看向景清,景清这会儿已是羞愧万分,忙道,“臣这就去弄清楚。”

朱高燨“嗯”了一声,道,“景清,我知道你是文人,要体面。你和自己人,可以不在乎实惠,但别忘了,那些使臣们来的时候,就是抱着向大明要实惠的想法来的。如果,他们要的多,出的少,我宁愿他们不来。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想办法用一些无用的东西换取最大的利益。花钱买的体面,不是体面。”

“臣明白了!”景清一面恭敬地应下,一面心里哀叹一声,这文人的风骨不要也罢,横竖是为了大明,不是为了自己。

景清得到了指令,忙着要出宫,朱高燨要回大明帝国学院上学,也拿了东西,准备出宫,对景清道,“你先别急,坐我的车出去。”

景清哪里敢,但朱高燨发了话,他这个人讲道理的时候是很讲道理,不讲道理的时候,你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翻脸,也就只好答应了。

车出了洪武门,上了崇礼街,朝右拐,便是通济门大街,往前走了一段,到西皇城根南街的时候,前面排了长长的队,一下早就把路给堵死了,车也过不去了。

朱高燨也不着急,将车停在路边,正好有个妇人牵着孩子要过去,他便喊住了,“这位大姐,前边怎么回事啊?”

朱高燨日日在这街上来来往往,老百姓们就算不认识他这个人,也认识他这辆独一无二的车。

这妇人看到朱高燨和自己说话,惊喜无比,竟有些语无伦次,“是,是,是四殿下啊!啊,你们前面的,别把路挡住了,四殿下的车要过去!”

朱高燨本来只是好奇,没想惊动老百姓。

这也源于他前世的习惯,对人的尊重,世道普遍对那些耀武扬威,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想搞特权阶级的人的鄙夷。

他不想成为那样的人。

没想到这位大姐竟然如此彪悍,她这么一喊,把所有人都给喊惊动了。那些排队的人朝这边一看,朱高燨的车,还有后面好几辆护卫车,便有人站出来喊道,“大家都朝前挪一挪,让四殿下过去,不要耽误四殿下的事。”

朱高燨哪里还好意思坐在车上,他忙下来,走了过去,问道,“大家在买什么?”

“前面新开了一家饮料店,卖的可口可乐很好喝,名字也好听,图个吉利,我们买一点尝尝。”有人不好意思笑道,都是成年人了,居然还贪一口吃的。

朱高燨也是震惊不已,难道说那个退伍燕军的店都开到应天府来了?

这可是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