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瓷器与茶叶

翌日,闲来无事的庆忌,就在左丞相文种,以及大工令干将的陪同下,巡视金陵山一侧的制陶作坊。

在吴国,制陶作坊比比皆是。

主要是为人们的生活起居,生产锅碗瓢盆那种民用的。

像是精美的瓷器这种,基本上都是由吴国的国家把控,民间不得私自烧制。

即便是有能力烧制,那都是违法犯罪行为,一经查出,严惩不贷。

不过工匠们也没必要为此铤而走险。

因为在吴国,工匠的待遇是极高的。

正如庆忌早年在《求贤令》中所言,凡有一技之长者,吴能用之,可赐爵封官。

此时的庆忌,就带着文种、干将,还有一队宿卫,在工匠的们的簇拥下,进入热烘烘的工坊当中巡视。

“大王,这是刚刚烧制出来的陶瓷成品。”

文种接过一名工匠递来的大件陶瓷,递给庆忌一观。

只见这陶瓷是做工精美,设计精巧的彩陶。

上边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凤、祥云等图案,呈现出了浅白的色泽,看起来如璞玉一样。

但,庆忌对于这种质地的陶瓷,还是不太满意的。

“文种,你知识渊博,应该知道我华夏的陶器历史,能追溯多少年吧?”

庆忌轻笑一声,询问道。

闻言,文种想了一下,然后回答道:“上古之世,我华夏的先祖就已经能烧制陶器。”

“算起来,也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不过那些陶器的风格朴素,多用于日常。”

“瓷器则是从商代开始,比陶器的质地更为上乘,不过颜色也是单一。”

“可用于祭祀。”

庆忌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文种的学识,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华夏的陶瓷发扬光大的时期,莫过于唐宋明三代。

唐朝有“唐三彩”,宋朝有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明朝的宣德窑、景泰窑很是出名。

但,华夏的陶瓷历史,着实是源远流长的。

就庆忌所知道的,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

早在西方掌握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华夏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