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还有记者问:“胡主任,长久以来我国的药品以仿制西方的药为主,现在取得这么重大的突破,请问原因是什么?”

胡学问正色道:“我们能取得现在的成绩,一是国家的大力支持,二是中医留下的宝贵遗产。未来,我们一定会研究出更多的新药,服务国家,服务大众。”

记者们纷纷提问,胡学问的回答十分巧妙,赢得了阵了掌声。

有胡学问站了出来,吴东就得了清闲,他就拉着陆恩铭到一旁去喝茶。

陆恩铭一脸笑意,对吴东说:“师弟,大师兄很少这么激动。他这次如此开心,你知道为什么吗?”

吴东好奇地问:“为什么?”

陆恩铭:“大师兄才是继承了恩师衣钵的人,论医术,我远不及他。不过,大师兄却有一位冤家对头。对方是另一位中医泰斗,卢经天的高徒。恩师和卢经天半了一辈子,他们的大弟子自然都想压对方一差距。他们毕业于同一所院校,后来分别成为京城中医药大学和南方中医药大学的校长。不过呢,京医药一直压了南医药一头。举个例子,国家每年给京中五十亿的拨款,而南中只有二十亿。”

吴东不由笑了起来:“原来师兄憋着一口气呢,这就难怪了。这个成果一出来,南中就能压京中一头了。”

陆恩铭点头:“这只是一条。恩师一直在替大师兄找门路,希望他能进入卫生部门任职,管全国的卫生口,权力很大。而大师兄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京医药的校长。如果实验室新药能够成功研制出来,大师兄必能成为不二人选。”

吴东点头:“新药肯定没问题,看来大师兄要高升了。对了,大家都是医者,卢经天为什么和师父不和?”

陆恩铭:“这故事就长了,主要是这个卢经天人品差。”随后,他就把当年两位名医的恩怨告诉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