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山中石堡

大唐山海行 圏吉 2188 字 2个月前

江朔决心以下,任张守瑜、高秀岩如何相劝,他都不改主意,向众人叉手道:“李军使、张、高两位大哥,多谢你们的好意,但我和湘儿欠软架上之人的太多了,我决心已下,必得尽快追上二日前的这一行人才行!”

唐军众人知道再劝也是无用,只得和三人道别,江朔又忽然想到独孤问、葛如亮夫妇等人尚未赶到此地,又拜托李光弼道:“我们后面还有很多人没到,若李军使撞到,还请军使不要为难他们,让他们通过。”

李光弼扫了一眼江朔和独孤湘之外的第三人拓跋乞梅,缓缓道:“是西海党项人吧?他们钻山的本事比我们强,恐怕我军就是有心想留他们,党项羌人也能绕过石堡城。”

高秀岩也道:“是啊,我前面说的湟水西北的小道、隘口本就是党项羌人出入唐蕃之境的密道。”

张守瑜也道:“有党项羌人为向导,溯之你们怕也不用担心无法通过石堡城咯,我听说西海党项羌人极擅在山中寻找道路,尤其对河曲之地的大路小道均十分熟悉。”

拓跋乞梅闻言,也向高、张二人叉手行礼,仿佛是感谢他们对党项羌人的夸赞一般。众人辞别唐军向西南贴着山势前进,却见南下石堡城的山路果然十分险峻,好几处山路窄到要人人下马,贴着山崖前进。

三人走出里许之后,拓跋乞梅却才对江朔道:“溯之,随我来。”

说着策马离开了道路,向群山跑去,江朔追上去奇道:“拓跋大哥,我看这些山崖陡峭,莫说普通马,就是黄马和桃花马二马,也不一定能冲上山巅。”

拓跋乞梅哈哈大笑道:“他们懂得什么?党项羌人在吐谷浑之地行走数百年,自然有自己的路途,所谓狄有狄道,羌有羌道,河曲没有我们去不了的地方。”

独孤湘道:“可是张守瑜说唐军寻了半天也没找到进入南面群山的路径啊。”

拓跋乞梅道:“那是他们不得其法,其实在山脊上行走,并非他们有意泄露行藏,那是因为这些人走的是山中古羌道,山中行走最怕迷路,沿山脊线行走直指目标,不会迷失路途,不过一般都是夜间伏低身子行走,不会向他们如此张扬就是了。”

朔湘二人将信将疑,随着拓跋乞梅一起钻进了山林,七弯八绕了一会儿,果然寻到了上山脊的路,不过也只有龙骧、胭脂二马有此攀山之能,唐军用得最多的大宛马,看似强壮,却不善在山地行走。

他们登上山脊时,已经入夜了,四周黑魆魆一片,什么都看不清,想必山下既是有巡逻兵卒也无法发现他们,向西南行了近五十里,却见一片灯火辉煌的所在,此处山路稍微开阔,形成一片小平原再向西就是进入西海的宽阔道路了。

平原的尽头忽然高高拱起,与茫茫大山相接,就在这陡然升高的山中台地之上,上坐落着一座石造的城堡。

城堡其实不太高,石造的墙垣不过两丈高,但加上下面的峭壁,可就有二十丈之高了,这个高度下,任你再多的攻城器械也无法攻破。

再看小城对面的平原上、山坡上都布满了毡房帐篷,连绵的营盘一直向后延伸开去,虽补不上刘备十里连营,占地方圆却也不下数里。

营中灯火将大营照得神明,排军布阵看得清清楚楚,江朔心中将之与赵蕤所赠《长短经》中兵法篇相印证,但觉营地法度严谨,与石堡城呈掎角之势,看起来确实易守难攻。

看来此间主将也是一位擅长排兵布阵的将军,很难想象守军的统领竟是看似粗豪的铁刃悉诺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