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多个祖宗?

只不过,江夏之事,事关重大,非比寻常。

江夏黄氏甚至比襄阳蔡氏还要可怕,刘备不敢轻举妄动,因此对陆老头的求援暂时按兵不动,等陈元回来商议过再说。

陈元就是在万众期待之中回到的襄阳。

本来刘备说要出城迎接自己,陈元本来是拒绝的,但是想到自己这一次带来这么多顶尖的人才,刘备出城以迎,彰显他的礼贤下士,一点不亏。

刘备本来就有迎接陈元的想法,当陈元把这一次带来人的身份和实力一说,刘备肝都颤了。

直接来一个郊迎十里。

而且还是带着所有在襄阳的荆州官员。

这一波郊迎,直接赢麻了。

因为刘备到了荆州以后,大部分都是启用的荆州本地的人才。

这些人天生就会形成一党。

这样实际上不利于刘备掌控荆州的。

这也是陈元后来为什么要从其他地方招揽人才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这些人实力出众,更重要的是不能让刘备麾下某一伙人的实力太过强大,这不利于刘备集团的稳定。

三角形是最稳定的,所以最好能够有三股势力彼此牵制,然后再有一个协调者,使得三股势力的牵制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合力,而不是内耗。

如此一来这就是一个比较团结向上的团体了。

再陈元这一次背上之前,刘备麾下已经有了初步有了几股势力。

荆州派、颍川派、河北派以及学院派。

荆州派实力最强,武将以黄忠为首,文臣以蒯家兄弟为首。

颍川派实力不强,因为来得晚,而且基本都会去书院上学,说是势力,也还真谈不上。

学院派是以顾雍为首的,因为他是蔡邕的弟子,故此蔡邕带来的那些太学生基本上都是以顾雍为首的。

河北派实际上就是刘备的老班底了,关羽、张飞、简雍和张世平等。

人数不多,但实力不弱。

当然,这也只是大概的分类,实际上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最为典型的就是陈元。

这家伙既是河北派,也是学院派,荆州派和颍川派大部分也都是他举荐来的,因此陈元可以说是刘备麾下众多势力的调和者了。

所以,将来的丞相非陈元莫属。

这不是他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必须的问题。

当然现在陈元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