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诱而杀之,以土分之

不管蔡冒存的什么心思,但是蔡冒这话说的不错。

陈元点点头:“德珪所言甚是,可有以教我?”

蔡冒言道:“众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治者,义不足也;苟仁义之道行,百姓归之如水之趣下,何患所至之不从而问兴兵与策乎?”

蔡冒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只要当政者能够并行仁义,百姓自然会乐于归附,征兵亦不再会是问题。

陈元听了,心中有点撇嘴。

这话就是片汤话,谁都会说,理论上是没错的。

但是,实操性太差,差评。

不过面上还是赞叹道:“德珪之言,雍季之论也。”

蒯越在一旁听着,忍不住插言了。

“治平者先仁义,治乱者先权谋。兵不在多,在得人也。宗贼帅多贪暴,为下所患。越有所素养者,使示之以利,必以众来。君诛其无道,抚而用之。一州之人,有乐存之心,闻君盛德,必襁负而至矣。兵集众附,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七郡可传檄而定。”

陈元听了蒯越的话,连连点头。

看看人家蒯越,人家这才叫计策。

一句话点明了要旨。

治平者先仁义,治乱者先权谋。

太平之时可以先用仁义之道,但是想要治乱,必须要用权谋之道。

这蒯家不愧是传承了纵横家的学问,一个权谋二字足以说明一切。

于是,陈元赞了一句:“异度之计,臼犯之谋也。”

好家伙,陈元这不愧是端水大师,拿捏的死死的,雨露均沾啊。

把自己跟蒯越相提并论,蔡冒似乎感觉有些被冒犯。

不过,这家伙还是有些城府,表面上并未露出什么。

而是问到:“不知州牧府可有计策以除宗贼?”

陈元点点头:“德珪之谋,异度之计,皆为上佳之策,两位不愧是智谋之士也,然尚有不足之处。”

“何处不足?”

陈元道:“以两位之策,只除其表,不除其根。”

蔡冒继续追问:“如何除根?”

陈元没有回答蔡冒的问题,转而问了蔡冒一句:“德珪可知宗贼盛行,其根本原因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