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必可塔一声令下,大批骑着战马的清军从中军飞驰而出,直奔花轩而去,誓要将明军最先头的这把尖刀折断。

紧跟着花轩一起突阵的亲兵们转瞬间便被中军分出的强劲清军截留住。

花轩只是微微一错眼,冲在最前方的两名亲兵便被砍落下马,他立刻催马上前,组织身边的亲兵们奋力作战, 以求尽快突破敌人的拦截。

在敌人的层层拦截包围中,两名护卫着大旗的亲兵被砍倒在地上。

在大旗还未倒地时,立刻又有两名亲兵接替上来扶住了大旗。

花轩看得很清楚,这两名亲兵他都有印象,是来福建前在新移民中收下的,都是刚刚跟他不久的棒小伙。

来袭的清军飞骑专门盯着拿旗的人, 两个新招募的亲兵刚刚把大旗扶正,便见从清军队伍中飞抛出几根绳索,一下子套在两名亲兵身上。

得手的清兵们狠狠一夹马腹, 催动着身下战马迅速拉扯,猝不及防下的亲兵瞬间被拉倒在地。

在倒地的一瞬间他们猛然将大旗向后一扔,丢给自己的同袍。

身边的明军纷纷抽刀砍劈及时地将绳索砍断,救下了这两名亲兵的性命。

这种套索也被称为“索“,乃是古老的马战技艺,据传起源于套马的动作。

数十步距离,一条软索抛出去,软索上端的活结就能把疾驰中的马匹套住,准头极高。

必可塔深深喜爱着这项技艺,连带着他麾下士卒们在长期习骑和实际作战中将其发展成了一项绝技。

清军的套索上均系着钢钩,作战时,从马上飞出套索,只要钢钩钩住敌方步骑的衣甲皮肉,顺手一扯, 就可以把他活捉过来。

或者再狠辣些,使劲地深深拖上十数米就可以放开绳索任敌人自生自灭, 左右逃不过一个皮开肉绽, 流血而亡的结局。

当年契丹人在唐初的一场大战中, 用绳索一连活捉得唐朝的三名大将,从此绳索之名便远扬塞内外。

满洲人的老祖宗金人也曾苦练过这项绝技,成为他们与辽、宋作战的得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