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战延平(上)

建宁镇和漳泉镇的左右前方分别是花轩部和骆英雄部,两部此时已各自将花样繁多的攻城器械推到了阵前。

这些器械中最多的是顶棚轮车和尖头木驴,它们将用于抵近城墙并对城墙进行挖掘,其次多的是壕车,而在这些大大小小的车具后面就是重中之重的登城云梯车。

杨彦迪一丈余高的帅蠹大旗在这四个军镇之后,他身边紧紧围绕着亲卫营和西军的骑兵营,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些骑兵将在最后出场,用于城破后对溃逃清军的追击。

刘大力作为一名新加入明郑的清军降兵,此刻正跟随在自己的队正邢占方身后,他站的笔挺一动不敢乱动。

作为在清军绿营混迹多年的一名老兵,这等攻城阵势虽说确实惊人,但按说还不至于让刘大力有什么特殊的感觉。

但今日不知为何,他听着周围连绵不绝的号鼓心情居然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刘大力缓缓把投向远处城墙的目光收回,转向左后侧的一排空地上,那里一字排开了近百门小口径的东宁火炮。

而在新兵军镇侧边的阵地上则摆着二十多门大口径的重炮。

炮兵营的士卒们正在这两处阵地上来回穿梭忙碌着,他们正奋力挥舞着工兵铲在炮位上挖开了一个个坑洞,然后迅速拿出长条形的木板垫在炮车轮下,以减少因火炮后座力而带来的位移。

除了操弄炮位的炮手们外,还有许多民壮和新附军们正携带传递着棉布包装的发射药将其送到各个炮位上。

每个棉布火药包上均写有编号,若有意外发生便可以保证迅速追究责任到人。

炮手们将火药包装入后用铁锥从火门伸入刺破药包,然后倒上了引药。

随即就有炮手用手或布把火门捂住,防止引药被风吹散。

除了明军的士卒和民壮们,炮兵阵地上还来了一群特别的客人,数个红发碧眼的西方人带着许多年轻的明军军官正用工具不停地比划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