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微服(上)

视察完黄河北岸河道工程后,銮驾再次启程。

十月二十日,一行人从桃源县出发,视察附近的天妃闸口。

登上堤坝,放目远眺,河工壮观的景象立刻呈现在眼前。

河流依河势宽窄流量不一,沿岸数丈高的河堤将大河之水紧紧束起, 几乎看不见沙滩。

因天妃闸口夹紧之后,水流速度加快,将多余的泥沙尽数冲走,不虞堵塞之难。

河堤两侧种植着绿葱的树木,起到加固水土,避免河流冲刷的作用。

这只是千里河堤中的一处,自从靳辅担任河道总督以来,自郑州往东至入海口处, 沿河各处都是这样加固的减水堤坝,将祸害两岸的怒龙大河锁在其中不得而出。

再往前走数里,北岸的天妃闸才映入眼帘。

闸后有两道大渠,蛟龙探爪般蜿蜒东伸,流过十数里后又与主流交会。

闸口涝时封闭,旱时开闸引水灌田。

几位随侍大臣都不曾亲眼见过这般景象,他们跟着康熙皇帝一同时而疾步前行眺望,时而驻足观察堤坝水深。

翰林院侍讲学士高士奇见皇上兴致颇高,想起昨日圣上与河道总督靳辅的冲突,趁机感慨道:

“臣读书虽多,见识却浅陋,这减水坝蕴含着无数巧思,既有分水之能、防汛之功,又有驱沙之效、灌溉之利,奇哉妙哉!”

康熙闻言后也是一脸感慨,轻叹道:“靳紫桓这几年辛苦了,着领双俸, 议加尚书衔。”

众位随侍大臣齐道英明。

銮驾队伍从此处开始转水路而行,庞大的陆地仪仗转化为颇具规模的内河船队。

康熙的御船居中,四周都是承载着护驾士兵的内河战船。

船队浩浩荡荡沿河而下,行了半日进入宿迁骆马湖滨。

此地的黄河有近两百里与运河相汇,是治黄治漕的重要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