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纺织业变革

但在人口劳动力不足的东宁,这种问题就并不明显。

在郑克臧将珍妮机的原理解释给工部官员后,工部很快就改良出来了这种纺纱机。

他并没有畏首畏尾,由朝廷出面大力地推广被他命名为“东宁机”的新式纺纱机。

东宁机跟珍妮机保持了一致,用了八根竖放的纱锭,再多就不好保证纺出的纱线的质量了。

第一批制造出来的东宁纺纱机数量并不多,仅有十余个。

得益于刘之维的果敢性格, 他在听完工部官员描述了东宁纺织机的种种优点后,头脑一热预购了一个。

他的纺织工坊也由此成为第一批用上东宁纺纱机的工坊。

多年以后他深深地为自己的这一次头脑发热感到庆幸。

正是因为这一决定,让他先人一步保持了领先,在纺织行业创下了偌大的名头。

伴随着东宁纺纱机推广的过程,确实有些纺织工人失去了工作,但大部分人都被雇主挽留下来,改为操作梭机,充实织布的人手。

毕竟纺纱的效率提高了八倍, 但织布的效率并没有提升, 随着效率提升而带来的丝纱产量增加,势必会造成织布的人手严重不足。

那小部分未被挽留的才是真正失业的工人,但也没有关系。

他们可以去开荒,东宁还有大片的荒地缺乏人手开垦。

不愿意种粮食嫌弃收益低?

那种甘蔗也可以啊,制糖厂现在越来越多,产量越来越大,甘蔗的价格将来只升不降。

也不愿意?

那可以种麻种棉或者去养蚕,纺织业眼看着就是下一个风口了,稳赚不赔。

反正就是不愿意种地?

那就去造船厂、制糖厂、盐场、制硝厂这些需要人手的地方。

另外如今朝廷水师正在扩编,还可以去报名参加水师,待遇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