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会之战(上)

翌日天明,从广州府赶来的后勤部队带来了大量补给后勤和攻城器械,清军接收后,在正午时分率先行动起来。

大军分为两部,由刘明江率领一万五千绿营兵防备外侧的杨彦迪。

王永誉亲率两万大军和临时挟裹来的万余民壮围攻新会城。

自古守军抵抗坚决的围城之役,通常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采取政治攻势多于军事攻势,军事上的攻城是为政治攻势服务, 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二种则是以军事攻势为主的强攻,这个不用多说干就完了。

若是平常,清军大概率是会采取第一种方式的,但如今时间紧急,况且杨彦迪的援军就在外围,极大的削弱了政治攻势的威力。

在王永誉的命令下, 包围四面的清军同时发动了进攻。

清军的第一轮攻击十分凶猛, 攻城战在最开始便进入了白热化,

从晌午辰时开始, 民壮们陆续开始填塞县城四周的护城河。

新会一个小县城,护城河不到十米宽,民壮们顶着上方明军的射击,交替前进填塞,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后,很快便将护城河填平。

与此同时,清军所携带的火炮开始发挥威力,广东的绿营是十分重视火器的,各种口径不一的火炮被集中起来冲着新会县城墙和城门猛烈轰击。

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清军采取四面围攻的战术,在盾车的掩护下,清军在每道城门下都逼近了城墙,间或在外侧堆土台占据制高点,半空中施放箭铳,居高临下地与城头上的明军对射。

抵近城墙的清军一边施放火箭,焚烧城楼,一边在城下用撞车猛撞城门。

只要一处得手, 即大功可成, 明军的守城战在一上来便濒于险境。

县中的平民已被尽数迁移,城中只有五千明军分散四方守卫,在清军的猛攻下各处都在艰难支撑。

猛烈攻击下的新会县城摇摇欲坠,杨彦迪手下众将看的心急,纷纷请战。

但杨彦迪并未着急,仔细观察着对面清军的阵势。

一直到将近午间时,明军方面终于有了动作,杨彦迪亲率大军出寨,花轩率领本阵人马一马当先,率先冲击清军前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