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先下新会县

众所周知,清代时绿营兵和八旗兵同为经制之师。

从建制和统属上来看,各直省绿营兵有标、协、营、汛四级建制。

其中总督、巡抚、提督、总兵有居上统辖之权,其直接统领的绿营兵丁即为本标“标兵”,因而有督标、抚标、提标、镇标等不同名目。

而在像广东这样有八旗兵驻防的省份,还有八旗将军直接统领绿营兵所形成的(将)军标。

广东绿营是在清军进入广东后不断收降明朝军队和委署将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顺治四年( 1647)五月,清廷实授广东委署各官, 以总兵官佟养甲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广东巡抚,成为清代首位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

随后,又以李成栋为左都督充任提督广东总兵官,成为清代首位广东提督。

但就如马六甲三保山下老庙祝的回忆, 次年六月, 李成栋叛清归明,杀佟养甲, 之后广东军政大员暂缺了一段时间。

一直到顺治六年五月之后,广东各地的南明军队相继投降、逃离,广东各地渐次归入清朝统治,伪清朝廷遂于顺治八年正式诏定了广东绿营官兵的经制。

之后成为定制,期间有些裁撤添加,到康熙年间,广东全省绿营兵丁共计七万左右。

其中标兵三十六营,包括将军标四营,督标五营,抚标两营,提标五营,以及左翼、右翼、顺德、碣石、潮州、高雷廉、琼州和南澳(与福建共管)八镇,每镇下辖两到三营。

当然其中的琼州镇左右大营已被明郑剿灭,故而如今的广东绿营只剩下七镇。

新会,古称冈州,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 西江、潭江下游, 明清时期属于广州府所辖。

明清时期,新会县境内“山贼”“海寇”此起彼伏,特别是县境西南因有上百座山峰耸立而得名的百峰山一带。

峰嵬乱立,莫可名状,与古兜、汤瓶诸山联亘数十里,山深谷邃,林木蓊蔚,不逞之徒往往啸聚此处,劫掠乡里。

自康熙八年复界以来,新会再次有了人烟,而百峰山内再次聚集起了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