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照会葡人

朝鲜允许通商的消息正当其时。

东宁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虽然伪清禁止贸易将这优越性损毁了近半,但依然可以从此中转前往日本和朝鲜贸易。

对于东亚地区的贸易而言,中日是各国最主要的贸易对象。

自从德川幕府锁国之后,日本仅剩的大宗对外贸易对象只有荷兰与明郑,在郑克臧的贸易发展计划中,这是一张重要的底牌。

荷兰人就凭此攫取了巨大的利益, 日本锁国后,各国海商纷纷找上了荷兰人,借由荷兰人的船只向日本售卖货物。

而荷兰人作为海上马车夫对委托售卖的货物自然会有一定比例的抽成。

这也导致了在幕府锁国后,荷兰的对日贸易量激增,1633 年荷兰商船输入日本的生丝只有 1409 斤,而在1635 年这个数量激增至 132039 斤, 涨了将近百倍。

荷兰人始终贯彻着我不生产商品我只是商品的搬运工这一贸易原则,所赚取的利润也都是依靠其独有的航线资源、特殊的贸易权如对日贸易和强大的海运能力。

这种搞法东宁完全可以借鉴,尤其是现在加上了朝鲜, 话语权更大。

相比荷兰东宁还有一个优势那便是与岛津家交好,商品输入日本的途径不只有长崎一处。

虽说这样搞的话势必要与荷兰人起抵牾,双方在海上的摩擦将不可避免。

但这对东宁来说不是问题,反正郑家祖传下来的,和荷兰人的关系一直都不咋样。

唯一的问题是竞争的结果难以预料,毕竟荷兰还把持着远洋航线,东宁虽在区域内占有优势但真要竞争起来最后会形成个什么格局实在难料。

但竞争是必须要有的,这点甚至不用郑克臧来提,在澎湖海战胜利后已经有许多人建议恢复当年郑芝龙挂平安旗收保护费的措施了。

郑克臧借着群臣的这个提议,决定先拿此时在东亚逐渐式微的葡萄牙人试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