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北伐前夕

三国幼麟传 山药泥饭 1687 字 2023-04-28

三国幼麟传 !

第396章 北伐前夕

春寒料峭,魏都洛阳。

司马懿半是思索,半是散步,缓缓踱步至南门城楼。

夜深人静,晚风刺骨,放眼眺望南方, 入目只有漆黑一片,丝毫看不出数日之前,魏帝曹丕御驾亲、百官来送的喧闹景象。

犹记得那日早晨,众星拱月间,曹丕顾盼自豪,拉着他的手,在百官面前殷殷嘱托道:

“孙权失德, 不敬于朕, 朕今日召集诸将, 尽起国朝三军伐吴,以应天时。至于国中诸事,只得尽数托付仲达矣。”

这意思是,皇帝御驾亲征,大后方就交给他最信任之人了。

这般荣宠信赖,就好比先王曹操之于关系破裂之前的荀彧。

彼时,司马懿又是感动万分,又是忧心忡忡,心情可谓十分复杂。

曹丕伐吴之心,他向来知之甚详。

两年前,由于在荆州归属的问题上的矛盾,刘备和孙权的关系极度恶化。荆州处于扬州的上游,如果不握在自己的手里,孙权感到非常不安。

拿到荆州,组成完整的长江防线, 这是孙权首先要做的。基于这一点, 孙权撕破盟约, 偷袭了荆州,向当时的曹操附表称臣,专心应对与刘备的战争。

孙权对曹魏的臣服,避免了西、北两线作战的情况。

不过孙权终究不是真心归附曹魏,他可以降身段、献财宝,但绝对不答应把太子孙登送到曹魏作人质。

曹丕屡次征求质子,孙权屡次拖延拒绝,孙登不入朝,曹丕对孙权就没有什么实质的牵制,表面上看,这一点是曹丕、孙权两家关系破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司马懿久辅曹丕,深知新帝考虑得更多之事,还是权力之新旧迭代。

皇帝的权力大体可分为人事治权和军政之权。

治权方面,基于九品官人法之实施,官僚选拔晋升之途,尽由曹丕授意,但凡不忠于曹氏者,当杀则杀, 该贬则贬, 纵观朝野上下, 万马齐喑, 再无一丝不同之声。

紧随其后的,便是军权。

新帝登基两年,先王曹操留下的曹仁、徐晃、张辽、张郃诸将依旧位高权重,而新王心腹爱将中,仅曹真一人因为西征时积累之军功,勉强凌驾于诸旧将之上,其余曹休、夏侯尚诸将,新功未立,始终难以服众。

说是孙权不敬,实则,皇帝这是给诸位少年时的兄弟挣军功去了。

故而,三路大军中,东有曹休、张辽、臧霸出洞浦口,曹休之职还在宿将张辽之上;中有曹仁、蒋济攻濡须坞;西有曹真、夏侯尚、徐晃围江陵,名将徐晃还位列曹真、夏侯尚之下。

皇帝向来是这样纵情的性子,起了性子,谁都拦他不祝

但司马懿也曾数番劝诫,直言魏吴大战可能引发的蜀汉趁隙而入。

曹丕却笑道:“仲达还不知道细作传来的消息么?益州南中反叛,可笑那降将姜维挂帅南征,却落得个褫夺职位的下场,可见刘备边事不顺,此时必定焦头烂额,难以自保,何来北侵之力?”

他心中虽然不信刘备会北侵,但也知道未雨绸缪的道理,接着又道:

“不过仲达之忧未必全然无虞,朕便留下张郃统领西军虎豹骑,助你一臂之力,非常之时,更许你便宜行事。”

曹丕原本要调张郃参于南征,但转念想到南方水网密布,非骑兵用武之地,索性顺水推舟,让于司马懿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