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页

郑兰夏流了产以后也没回朱家,就在娘家这边住了下来,她跟刘少华不知道怎么的又搅合倒了一起,两人在野地里做那种事情被人看见了。于是郑兰夏破罐子破摔,直接搬到了牛棚跟刘少华住在了一起。

两人三天打两天吵,日子却也这么磕磕绊绊地过了下去。

72年,朱家在镇政府工作的那个人倒了霉,不知道怎么的就下了监狱,朱大胜没了□□,会计也做不成了,他大嫂也带着儿子儿媳妇孙子回了村里,挤进了朱家那并不算多么宽敞的屋子里,以前还和乐融融的两家人出现了裂痕。

冯小芝跟她大嫂日日上演武全行,放在大傻子身上的心思也少了。

于是大傻子在一个冬日的午后贪玩滑进了村里的一口池塘里,等他人救上来后连气都没有了。

74年,刘家被平反了,刘少华的母亲亲自到西台村接刘少华,见到父母的那一刻,老了不止十岁的刘少华痛哭出声。

刘母也很久没见儿子了,母子俩抱头痛哭,而后她打量起周遭的环境,见到郑兰夏,她的眉头皱了皱,刘少华没看见,也没有要给郑兰夏介绍一下的意思,还是郑兰夏主动上来说话,这才让刘母确认了她的身份。

刘少华的成份早就不是知青了,但这次要回城,还是要从郑成业这边开证明的,郑兰夏是他的女儿,刘少华想要回城肯定是要把郑兰夏带上的。

郑兰夏重生后最大的愿望就是跟着刘少华去城里过好日子,兜兜转转这些年她终于如愿以偿了,从西台村走的那一天,她热泪盈眶。

然而日子跟郑兰夏想象中的并不一样,到了北平,刘少华的父母官复原职,刘少华也被安排进了工农兵大学去学习,上学的日子肯定是带不了她的,而在西台村的那几年,她跟刘少华也并没有培养出多么身后的感情,她留在了刘家,刘母自来就不是个好相处的人,她被磋磨得精神憔悴。

而这时候离改革开放还有很多很多年。

76年,温馨等人经过再三的思索,决定不参加高考了。几年过去了,温馨跟苏修持还没有孩子,而张宁跟王开宇却有了一儿一女,李同贺跟她的对象也结了婚,孩子也都两岁大了。

张安也在这边安了家,张母早在张宁怀孕之前便提着包袱过来了,张父再过一年也可以从工厂内退了。张家一家都在这边,且他们在矿场干得特别好,也没有非要回城的必要。

温馨也不想再读一次书了,她这个决定一出,无论是苏家还是温家都很高兴,继而两家长辈便开始催二人生子。

这么几年了,温馨也过够单身生活了,跟苏修持的二人世界过着也有点腻味了,是时候生个孩子来调剂生活了,于是二人便开始了备孕生涯。

两人身体都很好,不避孕后的第二个月就怀了孩子,写信给两边的老人,各个都很开心,苏母直接打包到了矿场,温母的工作早在小儿子毕业的那一年就内退给了小儿子,现在小儿子考上了大学,那个工位就被她卖了出去,赚了八百块钱。这八百块钱他们老两口留了二百,剩下的给三个孩子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