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二个言情世界

林思珈后来发现,她跟宋厂闹了场别扭后言归于好,关系非但没有受影响,似乎更上一层楼了。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宋厂日常投喂的食物中,居然隔三差五都是小蛋糕了。林思珈当然很乐意,从连白糖都要偷偷吃的小可怜,到可以大口吃奶油蛋糕的幸福人生,简直是一秒脱贫入富奔小康了啊,她恨不得把这半年多缺失的糖分一口气补回来。

可是照她这个吃法,林思珈很担心她会把高薪阶级的厂领导,吃成跟她家一样的贫困户——要是把宋厂的媳妇本都吃光了,那她多造孽啊。

基于恻隐之心,主要也是担心宋厂没钱娶媳妇,导致她完不成任务,最后还是害人害己,所以林思珈主动提醒了一回,让他不用天天买小蛋糕什么的。

宋厂也是兼听则明的好领导,从那以后就收敛了,改成了肉包排骨这类接地气的食物,林思珈在吃上面堪称博爱,一边吃的开心,一边还不用担心宋厂的老婆本了,简直完美。

然而她还没放心几天,宋厂不声不响的干了件大事,让她瞬间闻名全厂——他在厂领导大会上提议给她加工资,不是从实习工转正,而是要让林思珈一次实现三级跳,工资级别直逼她已经是车间骨干的大哥。

宋致远“异想天开”的提议,在会议上引起了震动,但是当他把整理成册的翻译材料摆出来,并告诉大家,这么厚厚一叠,都是他们单位名不见经传的小文员翻译出来的以后,会议厅的各位全都安静了。

国家缺人才,厂里同样也缺,尤其是现在已经改/革开放了,很多有本事的人在单位得不到重视,纷纷跑广州深圳去赚了大钱,一个个衣锦还乡的故事,昭示着他们这些大单位有多“有眼无珠”。

仔细想来,宋厂的提议其实并不过分,他们现在还不知道懂外语的人能为厂里做些什么,可是国家都重视外语人才,他们好好把人留着,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场,他们云州客车制造总厂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大单位了,职工福利高效益好,换句话说就是财大气粗,大可不必在人才上扣扣索索。

于是提案顺利通过,林思珈成为厂里开创先河的“人才”,一时间简直名声大噪。

林思珈本人却是又惊又喜。

加了工资当然欢喜,谁会嫌钱多呢?尤其是他们家还没脱离贫困,二哥做生意赚到钱后,给家里的伙食费翻了好几倍,然而她妈根本舍不得给他们买鱼买肉,林思珈很有忧患意识的想,她现在被宋厂投喂很幸福,说不定哪天福利就断了,所以加工资才是硬道理,想吃肉了自己去买,带回家了她妈最多嘴上嫌弃,身体还是会很诚实的给他们做肉吃的。

可是,林思珈以“才华”闻名以后,有些麻烦也接踵而来了。

在此之前,林思珈已经是全厂小伙子的梦中女神,按理说美名远播,她长到可以嫁人生猴子的年纪了,来向她提亲的人应该能把家里门槛踏平才正常,然而到目前为止,勇于向林家提亲的小伙子,全厂还真没有两个。

一方面,大家都是厂子弟,家属间知根知底,张桂芬心里打什么主意,这些处了大半辈子的邻居再清楚不过,根本没必要送上门去被拒绝;

另一方面,在大部分父母心里,林思珈真的不是好儿媳人选。他们都是普通工人,无权无势,媳妇长得太招人反而容易惹祸,要是姑娘家听话懂事又能干,倒也能弥补前面的不足,可老林家的小闺女被他们两口子宠坏了,在家里当千金小姐似的养着,连自个儿衣服都要老娘大嫂洗,这样的媳妇娶进门,岂不是全家人都围着她打转?

所以林思珈好好的美貌如花大姑娘,在厂里很有些无人问津的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