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臣是藩镇

大唐朝请郎 宁溪南 940 字 2022-10-05

李适和李勉李泌简单一想也就明白了。

占了几面墙那么大的地图,用纸张绢帛摹下来基本上不太可能,要么就分割,要么就缩确实也什么意义了。

而且张军说的对,就算弄下来又有什么用呢?该熟悉的地方一样熟悉,没去过的地方一样不知道,只是看图什么作用也不起。

只是李适确实是有兴趣,想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心里痒痒啊。

如果是普通官员,哪怕就是首宰,这也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但是,藩镇就不行了,这事儿得商量着,得接受结果。

这就是大唐藩镇的特殊性了,当初的一时之计,结果弄了个尾大不掉,不但不掉,还越来越严重了。

老李家也是想了各种办法,比如册封更多的的节度使来制衡,比如派遣黜陟使,比如暗中挑动各节度之间的战争,比如李适这一次和下一次的削藩行动。

但明显都没得毛用,而且还把摊子越弄越烂,连北方半个国土都打烂了。

从安史之后,基本上北方就没有平静过,每年都有人造反,不停的打仗。

杜黄裳任宰相的时候发动官军除藩,到是取得了一些战果,结果他自己807年拜相,808年就病故了,又扔下一下烂摊子。

就这么打呀打呀,一直打到大唐都没有了,打出来一个五代十国,天下分崩离析,到大宋再次统一起来,疆域少了一半多。

人口速降了七千多万。

农耕社会,人口才是一切,这会儿连征兵都困难,各地军使几乎就没有满员的,就别说和节度使开战了。

大唐最兴盛时,天下十大藩镇,安西,北庭,河西,朔方,陇右,剑南,岭南五府经略,河东,范阳和平卢。兵马一百多万。

结果范阳平卢造反天下开始大乱,到了李适这会儿藩镇私兵化,国家军队不足二十万,各地驻军基本上十不存一。

这还不算啥,安史之乱还打开了藩镇的野心,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虽然造反的总是少数,但各地藩镇基本上都不太把皇帝放在眼里,皇帝也管不了,甚至连谁来继任节度使都说不上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