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页

民国弃妇逆袭 樱桃糕 1333 字 2022-10-05

李先生却也没说什么,只淡淡地微笑着夸了方晴两句。

方晴并没有徒劳地解释。为了这个稿子,得罪李先生,方晴并不后悔。

后两天的时候,连加印的报纸,《津门时报》都脱销了,又不断的有报纸联系转载的事。借着这篇漫画,《津门时报》出了大风头,一跃从二流报纸进入一流行列。

津门时报发了一笔“国难财”,“方霁天”也成了“国难名”。这“国难名”的标志就是,以后人们提起她,总是在“漫画家”前面加上一抹血色的前缀——“爱国”。

郑衍不愿署名,错过了加上这个前缀的机会——当然老天会再给他机会补上的,以真实的鲜血。

方晴的漫画刊完不久,东三省几乎全面失守。

第46章 出走的娜拉

1932年1月28日,日军又突然进攻上海闸北的十九路军,一·二八事变爆发。

与东北战场不同,上海战场颇打了几场鼓舞人心的仗,坚定了中国人对日战争的信心。

全国人民也再度掀起抗日救国的热潮,街头常有抗日演说和抵制日货的游·行,又有各种义卖义捐义演。

旧历年便在这样的气氛中悄悄过去了。津门时报是少数仍然坚持放假的报馆。

方晴回了趟家,积极劝说家里人搬到天津租界去住,到底比外面安全点儿。

方晴攒了一些钱,加上嫁妆,算算也差不多够在租界里买间能让一家人容身的小公寓的。家里又还有些积蓄,父亲或可寻个文书之类的工作,弟弟便转来天津读书,一家人守在一起,多好。

方守仁和吴氏却不大愿意,日本人会不会打过来、什么时候打过来都不确定,日子总要过下去的……人上些年纪,便不大有勇气换个地方重新开始了。

没办法,方晴只好千叮咛万嘱咐,如果日寇打来,又来不及去其他城市,那便往偏僻地方跑,远离铁道线。日本人兵少,对沧县这种不是战略要地的地方,不会进入得太纵深,当然这只是方晴的分析。

方晴甚至劝说父亲,出了正月就在家里隐蔽处挖地窖、建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