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疯狂的米国中产

徐恩提出这样的要求并不是苛刻,而是常规之举。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不讲任何的情怀,这就是规矩。

以前米国的医疗技术最为发达的时候,他们犹如从上帝向人间施舍糖果一般到夏国去指导工作。

他们对夏国医院方面的要求也是,在所有的工作过程之中都必须使用用英语,使用米国方面的技术标准。

所以今天也仅仅是互换角色而已,没有谁不怜悯谁。

徐恩提出这个要求之后,院方的领导脸色一下就变了。

毕竟医院的旗帜代表着医院的历史,而这个旗帜树立在这里已经有100多年了。

但是没有办法,医院是辉瑞投资收购的,长天科技和辉瑞要求撤就必须撤。

医院又整整花了一周的时间,才将所有的细节问题整改到位,此时才开始对外营业。

由于辉瑞建设重症治疗中心的时间比较急,而米国重症治疗中心患者的预约机制还没有完善。

所以在重症治疗中心开业的第1天,所采用的方法就是现场挂号预约。

徐恩和辉瑞的代表预料到了开业的第1天一定会有很多患者前来现场预约。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人数实在是太多了。

医院是早上7:30开始挂号,而6点不到就已经有不少人陆陆续续来到了医院的挂号窗口前开始排队。

一直到7:30开门的时候,排队的人已经排到了医院以外,还绕了医院好几圈。

粗略的估算了一下,排队的人数应该会超过3000人。

和以前到长天科技夏国重症治疗中心或者是其他海外重症治疗中心不一样的是,夏国重症治疗中心以及海外重症治疗中心收治的米国患者都是米国的精英阶层。

他们有钱有权有门路,能够到海外去治疗。

大部分的米国患者,那些中产阶级和中层以上但是达不到精英阶层的人,他们的钱不算多,也没有门路到海外去治疗,就算是有门路去海外治疗,拼人脉也拼不过米国的精英阶层,所以根本就拿不到重症治疗中心的号。

而这一次排队的基本上都是米国的中产阶级。

他们能够负担得起治疗费用,但是以前没有门路。

而这一次长天科技给了他们一个治疗的门路。

只要能够早早的来排队,就有机会拿到号码。

徐恩来到医院之后看到这一幕,心中也是感慨万分。

医疗健康问题在每个国家都是个老大难。

在夏国的很多三甲医院,不少患者也是千里迢迢来到医院头几天就开始排队,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挂到一个专家号而已。

徐恩摇摇头,回到了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而在排队的现场,《纽约时报这记者李维斯和同事也在8:00的时候赶到这里,准备采访。

看到漫长的人群,看到那一些在队伍中疲惫的普通人,李维斯的心中大受感触。

李维斯是《纽约时报的专栏记者,过去他的报道之中,只要是涉及到夏国的话题,都是比较偏颇的。

这是长久以来西方舆论界形成的共有观念。

只要你报道夏国的好,那么你就会被整个舆论界所抛弃,甚至会被多少同行指责。

但只要你报道夏国的坏,而且描写的绘声绘色,那么你不仅会获得流量,还会获得名声。

李维斯就是这样的人。

但是今天看到了现场的这一幕,李维斯忍不住对着镜头说道:“现场排队的人数应该在3000人以上,有不少人是从芝加哥佛罗里达等地方随时赶来并且是提前几天就到达了这里。”

“这些患者告诉我们,米国人也十分的需要长天科技的重症治疗中心,这无关于政治和经济之间的争端,而是普通人民的生命。”

李维斯长长的叹一口气说道:“希望在这里排队的人都能够得偿所愿,能够获得积极的治疗,并且能够恢复健康。”

在整个报道的过程之中,李维斯自始至终都没有说出长天科技或者是夏国的一个“好”字。

他不说是因为他是米国人,这是他的职业操守。

但即便是这样,他已经在言语之中透露出大部分米国人的真实想法——生命和健康高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