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是挑战更是机遇(1更)

张国忠和这一些国有企业的老总或者是下面的项目经理打过很多交道。

这些国企的老总或者是项目经理就非常恼火,让他们做一件事情或者是安排一项工作,那最起码是吃饭要吃两三次,开会要开七八次才能够把事情给决定下来。

而且根据下面的人给张国忠反应,每一个环节除了吃饭开会以外还要谈感情。

买材料要讲感情(好处费)、搞设计要讲感情,挖基坑用哪台挖掘机都要谈感情。

好像是离开了感情,什么事情都不能够干。

所以一个项目本来是半年可以完工的,拖拖拉拉,至少要给你弄一年半才能够完工。

还好奥运会的一些场馆,建设是有时间限制的,而且是国家级的工程,效率还比较高。

要是监督方面再水一点,对时间要求再不严格一点,恐怕真的难说。

但是长天科技这边给张国忠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按理说陈潇今天下飞机,再怎么说也得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再做工作的事情。

哪儿知道陈潇一下飞机就要去奥运村看现场。

李勇说道:“你们还没吃饭吧?要不咱们吃了饭再去。”

屈萍知道师傅的工作效率和行事风格,他直接从包里拿出了一个面包和牛奶,递给陈潇。

“我中午吃这个就可以搞定,咱们上车吧,边走边聊。”

看到陈潇如此敬业的工作态度,张国忠和周慎之也不好说什么立刻和陈潇一起上车,汽车直接驶向奥运村。

在车上,陈潇已经知晓了张国忠和周慎之等人的诉求。

奥运村相当的庞大,而且加上运动员的人总共需要接待的住户有好几万人。

在这短短的不到20天的时间里,要让长天科技建设,一座完全能够供给奥运村电量的生物发电池是肯定不现实的。

所以经过张国忠和周慎之等人的反复讨论,他们决定希望长天科技能够建设一座供给媒体中心电量的生物发电池。

在完成这样的目标基础之上再说处理垃圾的事情。

奥运村的垃圾当然是能够处理多少算多少,如果实在无法处理完毕的那也没关系。

周慎之说道:“因为媒体中心所接待的大部分都是国际性的媒体记者,所以把咱们的生物发电站建设的这个地方,有助于传播咱们奥运绿色科技的理念。”

“同时长天科技也可以从中获取实验数据,看看生物发电池从运行效果以及成本方面,是否能够供应一个特大城市的电量使用。”

周慎之本人其实不抱希望的,因为燕京使用的电量实在是太大了。

以前燕京四周的火力电厂没有拆除和迁走的时候所发的电量也不够燕京使用,每年燕京还送南方的地方调电量使用。

仅仅依靠生物发电池所发的电量,可能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