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粮食安全

回到南明当王爷 鱼窝 2350 字 5个月前

与其说是不认可,倒不如说是不相信。李过不相信作为常胜之军的明军使用的竟然是这么简单,甚至看起来有有些愚蠢的战术。

在亲身经历,并使用了明军这套战术之后,李过的想法发生了转变。

有时候越是简单的战术,越是能够收到奇效。

顺军的士卒绝大多数都是农名出身,越简单的战术,学起来也越快,。

至于愚蠢,战争本质上就是同类相残,世界上还有比战争更愚蠢的事情么?

“堵巡抚,你们明朝的新军就是这么打仗的?”

趁着打扫战场的间隙,李过问堵胤锡道。

“我大明朝新军用的就是这套战术,只是我大明新军更加训练有素,开火距离更近,各哨都配有小炮而已。”堵胤锡对李过说道。

堵胤锡并不担心泄密,这些东西,新军那边也曾派教官训练过顺军。只是徒弟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至于顺军到底学了多少去,那是他们顺军自己的事情了。

尚可喜见派出去的那营山东绿营很快被明军击退,急忙派兵前去接应。

虽然他拿山东绿营当炮灰,但他还是不希望山东绿营被顺军全歼。

他和孔有德好歹也是同僚,和孔有德的私交也不错。要是到时候一个山东的绿营兵都没能够活着回去,孔有德那边,尚可喜也不好交代。

顺军使用的那套战术尚可喜刚刚也看了。

这套战术并不是什么秘密,绿营当初学的就是明朝新军。

无论是装备还是作战所使用的战术都向明朝的新军看齐。

虽然如此,但尚可喜也不得不承认,绿营和明朝新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这个差距是方方面面的,在兵员方面绿营更喜欢从明朝原来的降卒中挑选精壮,作战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卒。

而明朝新军则更倾向于挑选憨厚淳朴的农名和工人。

军官方面双方的差距就更大了,明朝有专门的讲武堂用于培养军官。

哨一级以上的军官就算是从底层提拔上来的,也要送到讲武堂进修。因此明朝新军的很多军官,甚至是士兵都能够做到识文断字。

这还是普通步兵的情况,至于炮兵的识字率,那可要比步兵高多了。毕竟明朝新军炮兵挑选兵员更喜欢挑选有文化底子的士兵。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明朝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后勤运输能力,以及财政能力。

这些都是大清,也是大顺所不具备,更无法学的。因此纵然孔有德、尚可喜等人对明军的战术研究的多么透彻,但临战还是对明朝新军这套简单到有些愚蠢的战术束手无策。

据尚可喜所知,明朝新军普通士兵的军饷是一个月两银元,伤残抚恤,阵亡抚恤都相当可观。甚至伤残退役的士兵,朝廷那边还会帮衬着给找个营生糊口。

士卒没有后顾之忧,自然肯用命,自然不怕死。

这些东西都是清军没办法学的,尚可喜充其量也就最多像当初明朝将领养家丁一样,训练出几个精锐的绿营,仅此而已。

多铎和阿济格得知尚可喜初战顺军不利之后,感到大为惊诧。

现在大清已经不再将大顺视为主要的竞争对手了,而是一个二流的角色。

这个节骨眼上尚可喜在顺军手里吃了败仗,这让多铎和阿济格的脸上多少有些挂不住。

多铎和阿济格为保万无一失,甚至还派吴三桂去协助尚可喜作战。

“列阵出击,我就不信了,老子收拾不了明朝新军,还收拾不了顺军不成?”

尚可喜也有些气不过,多铎和阿济格派吴三桂前来,显然是信不过他尚可喜,质疑他尚可喜的能力。

为了向两个大主子证明自己的能力,尚可喜还是下令整军出击,会一会顺军。

清顺双方展开激战,李过在正面迎击牵制尚可喜的清军,高一功和刘芳亮率部抄掠清军侧翼。清军不敌,尚可喜只得率军灰溜溜地撤退。

只是顺军兵不多也不精,多数都还是二三流的军队,能打败尚可喜的绿营已经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