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生擒豪格

回到南明当王爷 鱼窝 2239 字 5个月前

初战告捷,这对明朝而言是一个好兆头,接下来就看李定国的发挥了,这个时代可没有电报,战场瞬息万变,存在着巨大的信息差。

朱琳泽收到鲁桥镇大捷的消息后,估计武钢和赵风雨这时候都已经打扫完战场回到兖州府府城了。朱琳泽也没有微操的兴趣,这样只能弄巧成拙,反而会给在前线指挥的李定国造成巨大的压力。

鲁桥镇对明朝最大的影响倒不是有多少斩获,而是高杰之死,在朝廷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王铎在得到这个消息后的心情也十分复杂,虽然王铎不得不认清当下的朝纲为闽王把持的显示,但王铎打心底还是更认同朱由崧这个神宗之子。

高杰是明军中唯一不是新军体系的精锐之军,高杰一死,其余部的命运估计将和黄得功旧部的结果一样,不是被招商局雇佣,就是被纳入新军的体系之中。

如此一来,整个朝廷的可用之兵几乎全部出自闽王一系,闽王军权独揽,接下来又会做出怎样的事情王铎想都不敢想。

“高将军有爵位在身,李定国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将军的,为何由李定国坐镇兖州府,而让高将军出战?这必定是李定国的奸计,借清军之手以铲除高将军!”

傅以渐侃侃而谈,似乎在场的人只有他看的最为通透。

大明朝重文轻武日久,傅以渐有着文人高傲和不屑一顾。尤其是李定国身上害带着深深的农民军烙印,这更是加重了傅以渐对李定国的偏见,一日从贼,终生为贼。

王铎的态度则是不然,你管新军中最核心的将领叫小小的将军?王铎无奈地摇摇头,自己的这个门生还是太不知天高地厚,对朝廷的近况也是一知半解。

新军系统的军官虽然没有品级,只有所谓的军衔,但其待遇和社会地位,较之前朝的武人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

“眼下在闽藩的授意下,朝廷还在继续裁撤现有的营兵和卫所兵,美其名曰节省军费,新军的军饷可比营兵和卫所兵高出一大截,既然要裁军节省军费,为什么不从新军开始裁?”

王炳坤和傅以渐一唱一和,将矛头指向了朱琳泽。

王铎听了这一席话,内心是十分矛盾的。他当然知道王铎所说的这些都是无稽之谈,裁撤了新军难道让战斗力聊胜于无的卫所兵和战斗力孱弱的营兵到前线和清军死磕么?

当然,王铎也不希望朝廷能征善战的军队全部都是闽王的新军,只是除了闽王一系的军队,其余的军队都太不争气了。

按照目前闽王裁军的趋势,只怕战事结束之后,就连应天府境内的营兵和卫所兵都全给裁咯。

“我大明若是想中兴,圣上必须亲政总揽朝纲,圣上又不是孩童,何来由旁支外藩摄政监国一说?”

傅以渐昂首挺胸,掷地有声地说道。

傅以渐此话一出,王铎等人不由得脸色大变,虽然自从钱谦益降清之后,东林党遭受到了打压,但东林党的旧日门生还是聚集在一起,只是不再提东林党这三个敏感的字眼。

王铎不傻,虽然他实际上接替了钱谦益的位置,成为德高望重的东林党党魁。

但王铎也清楚自己几斤几两,也清楚朱琳泽的手段。王铎反对闽藩独断专权,架空朱由崧,但他也清楚现在朝中没有任何一股力量能和闽藩的力量相抗衡。

见这些门生的情绪越来越激动,王铎急忙辞了这些门生,结束了这场聚会,以免惹的一身骚。

自从上次的双门桥小学堂事发之后,南京情报司番子们的行动可谓是越来越频繁,要是这些话传到那些情报司番子们的耳朵里。他王铎就算有一万张嘴也解释不清楚了。

南京城有朱琳泽亲自坐镇,虽然驻军的数量并不多,只有两标的禁卫军留镇南京,但民心还算安稳。

南京城的老百姓都对前线的新军将士特别有信心,一点也不担心清军会兵临南京城下。

救灾工作得益于赈灾部门办事得力,灾情也在朝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