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西班牙来使

回到南明当王爷 鱼窝 2159 字 2022-10-04

将荷兰东印度公司当成敌人准备并不为过。

历史上在荷兰东印度公司中效力的十八芝,还是晓得民族大义的,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时,提供了很多非常有用的情报资料。

十八芝之一的荷兰通事何斌甚至连台湾的航道、荷兰人的兵力部署、炮台甚至以及巴达维亚援军的资料都能弄到手,直接提供给了郑成功。

郑成功能够收复台湾,他们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属下谨遵闽王之命。”施大瑄点头应承道。

靖武小朝廷名不正言不顺,终究不能成大事。弘光朝名正言顺,天命所归,要是能说服他们弃暗投明,投奔弘光朝,对于他的这些老弟兄而言也不失为是一个好的归宿。

“闽王,我已与郑芝龙断绝了父子之情,对朝廷忠心耿耿,我想领兵作战,哪怕是让我指挥一艘船上战场也好。”

郑森以为朱琳泽信不过,迟迟不让他领兵作战,向朱琳泽请命道。

“延平王的忠心,孤如何不晓?”朱琳泽微微一笑,对郑森说道,“海军虽然缺船长,但不缺一个叫郑森的船长,但在闽南有威望,能够替将士们从当地百姓买到时鲜果蔬的,可只有你郑森。”

这倒不是朱琳泽信不信的过郑森的问题,郑森的道德和人品没有问题,朱琳泽也不担心郑森会临阵重新回归郑芝龙的怀抱。

郑森的能力也没问题,只是郑森没有系统接受过海军讲武堂的系统训练,和海军配合作战的机会也非常少,只有在收复舟山群岛,剿灭黄斌卿之时,郑森才和海军合作作战过几次。

再者,郑森可是异姓郡王之尊,上了战场海军的将士们难免会有所顾忌,不适应。

让郑森联络当地乡绅并策反他们为弘光朝的军队服务所产生的价值远比让郑森上战场产生的价值大。

在当地直接采买物资补给成本远比他自己的后勤系统从更远的其他地方采买来的划算。

要是能获得当地民众的支持,接下来的战事也会更加轻松。

现在泉州境内的百姓视弘光朝的军队如大敌,朱琳泽虽然从未把这些百姓当做敌人,但也不得不抽调出一部分兵力来防范他们。

话虽如此,但郑森表现的还是有些不情愿,毕竟郑森更想投笔从戎,直接上战场。

“不是只有手握刀枪,上阵杀敌才是战场,军队的后勤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战场。孤能屡挫敌军,鲜有败绩,其中重要的一环便是孤在后勤这一块做的要比敌军好。”朱琳泽非常耐心的对郑森说道。

“我明白了。”郑森点点头退了下去。

接下来朱琳泽并未对泉州城和南安城采取猛攻,而是选择重点突破泉州境内其他防守力量相对薄弱的县城,尽量以最小的伤亡取得最大的战果,将泉州城和南安城给孤立起来。

左良玉将他的兵交到了他手里,他就要把这些兵当自己的兵看才能服众,而不是让他们上战场给自己的嫡系部队当炮灰。

朱琳泽绕过泉州府城和南安城,直接攻击永宁卫、高浦所、同安、安溪等地,德化、永春两城更是传檄而定。

整个泉州府处在郑氏集团控制下的地区除了泉州府城和南安城之外,就只剩下了中左所(厦门)以及金门两地。

这些地方重兵云集,火力强劲,短时间内难以攻下,朱琳泽对这些地方暂时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

黄得功在漳州虽然受挫,但在军队战斗力上较之郑鸿逵的郑军还是有着不小的优势。已经拿下了漳平,正继续向南进军,进逼南靖和漳州府城。

闽省战场的形势,现在对他们非常有利。

大明朝局势的变动早就惊动了西班牙人,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一样对东南海疆的形势非常关心。

毕竟这关系到他们的财路,今年的第一批丝绵交易并不顺利,西班牙的船队在竹堑满载收购来的丝绵返航马尼拉途中被郑芝龙和荷兰人在台南劫走,损失惨重。

只不过西班牙在马尼拉的总督科奎拉并未像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安东尼·范·迪门一样亲赴台湾。而是写书信给驻台领事昂萨路,表明了他的态度,剩下的事情交由安萨路便宜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