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抗清民族统一战线

回到南明当王爷 鱼窝 2114 字 2022-10-04

明末的起义军军纪和明军一样有好坏之分,军纪最好的要数李自成所部的起义军,这也是李自成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天下的原因。

汝宁之战,李自成见官军和起义军强弱易主,一改流寇作风,开始守土不流,整肃军纪,获得了当地百姓的拥戴,这是其李自成所部农民军的一次蜕变。

而张献忠的军纪则在明末起义军平均线上下。至于摇天动和黄龙的摇黄十三家,则是起义军中军纪最差的,最不干人事的一支起义军。

烧杀淫掠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常规操作,这些家伙甚至喜欢将婴儿抛向空中,以长枪刺之取乐。

朱琳泽虽有心团结一切抗清力量,建立抗清民族统一战线,但也要看对象。

朱琳泽要团结的主要对象是李自成、张献忠之流,摇天动和黄龙这些打着义军旗号的匪寇还入不了他的法眼。

朱琳泽将降表搁置在一旁,询问李定国张献忠之事。李定国到南阳之后,他就让李定国给张献忠致书张献忠和他的三个兄弟。

大西军这支日后在抗清战场中大放异彩的军队,朱琳泽还是有招安的打算。

大西军是一支好军队,只是摊上了张献忠这么一个脑瘫的领导。

“尚未收到回信。”李定国失望地摇摇头道。

他多么希望这次收到的不是摇黄十三家的降表,而是他义父和他几个兄弟的降表。

闽王日后肯定是要收复河山,一统天下,李定国不想与张献忠以及昔日的袍泽为敌。

李自成在收到辛思忠的信件后陷入沉思,辛思忠的为人李自成清楚,断然不会在这么重大的事情上欺瞒他。

明军涉险出兵相救顺军出乎所有大顺将官的意料,只有刘芳亮表现的比较淡定。

当然,李自成更关心的则是这支明军的战斗力,半个时辰全歼清军的两个牛录,还他娘的全是清一色的满洲八旗兵。这让李自成大受震撼,这还是他认识的那支明军么?

这等战绩,大顺五营在全盛时期也难以做到。明军战斗力如此之强,下江南之举似乎也不可心。

陕西丢了,现在东下取江南又出现了变故,李自成又不想留在荆襄直面清军主力,思来想去只有入蜀这一条路可走。

要么入蜀从张献忠手里将属地抢过来?李自成萌生了这么一个想法。

他和张献忠的关系本来就不好,在大顺军溃败后,张献忠直接放弃了李自成当初给他封的秦王,私自建立大西政权,并改元大顺。这让李自成心里非常不舒服。

张献忠这厮分明是在羞辱、恶心他李自成。

“诸位以为如何?”

李自成一时半儿拿不定主意,毕竟这次的决定关乎整个大顺政权的存亡。他召集来众将僚佐,将辛思忠、朱琳泽的来信遍示大顺的核心高层。军中大将有不识字的,则让幕僚们不念给他们听。

“臣以为明军不可信,明军这是想以我大顺之军力,屏护其江南,我大顺之军,焉能给明军当枪使?”牛金星首先站出来反对。

他已经做了两手准备,一手收拾了家当,一手派人和清军和谈表示愿意降清。现在和南明合作,开什么玩笑?

大部分将官也表示反对和明军合作,这些将官眼中对明军都是轻蔑之色,对纸上的战绩亦是不以为然,虚报战功乃是明军为数不多擅长的事情,明军的战报信不得。

刘芳亮则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李自成看向刘芳亮“芳亮,这纸战报你怎么看?明军的战绩是真是伪?明军的合作是否有诚意?”

刘芳亮是殿内大顺军诸将中唯一和明军交过手的将领,李自成想听听刘芳亮的意思。

李自成亲自点名,刘芳亮只得站了出来,实话实说道“大伙就算不信明军,也得相信自己人,臣与辛思忠共事多年,辛思忠的为人臣清楚,这份战报是真。南明闽王的军队,的确战力不俗。臣曾在天津卫河败于朱琳泽之手,臣败的心服口服。”

刘芳亮当初和朱琳泽勤王交战的时候,大顺军的军力还处于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