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明军要降?

回到南明当王爷 鱼窝 2119 字 2022-10-04

<sript><sript>

该来的还是来了,此前吴三桂和高第正庆幸在聊城躲过一劫,不用攻打聊城这块硬骨头。

但今天多铎还是将攻打垣曲的重任交给了关辽大军。

去年在聊城,吴三桂亲眼见识过聊城守军犀利的铳炮,三顺王的汉八旗直接在聊城被打残。关辽军的战力和三顺王的战力在伯仲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

三顺王在面对这伙明军折戟聊城,吴三桂和高第心里自然对这伙明军心存忌惮。

多铎让正白旗的甲喇章京哈林戴罪立功,协同吴三桂、高第二人的关辽军一同攻打垣曲。

吴三桂和高第心里都清楚,多铎这哪里是让哈林戴罪立功,明明是让哈林监军。

哈林在多铎这个主子面前唯唯诺诺,但对吴三桂和高第却是颐指气使,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朝廷为了拉拢吴三桂,让吴三桂给大清好好当狗,给吴三桂封了平西王,但这又能如何?吴三桂还不是满人的走狗,对待奴才自然用不着客气。

刚刚到垣曲,哈林立功心切,便不断地催促吴三桂和高第攻城。

吴三桂心里早已经将哈林全家女性都问候了个遍,但表面上还是笑脸相迎。并且和贴心地给哈林准备了几个从附近乡绅家中掳掠来的颇有姿色的大明女子。

哈林非常高兴,搂着几个哭的梨花带雨的女子回到军帐之中,将攻城事宜全部交给吴三桂和高第安排。

“明军主力汇聚于此,聊城必定空虚,不若我等进军山东,打明军兵力空虚的聊城?”高第望着面前的垣曲城的城墙抓耳挠腮。

垣曲城的城墙不高,坚固程度也不如聊城这种级别和规格更高的府城。但城墙上假设的火炮却让高第望而却步。

“山东的明军敢西进肯定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吴三桂摇了摇头,否决了高第的建议,“咱们兵力不多,不能学阿济格留下一部分兵马围垣曲,再分兵攻打山东。再者若我军进军山东,万一垣曲的明军和山东的明军遥相呼应,夹攻我关辽大军,该当如何?”

吴三桂和高第的关辽军虽有六七万余众,但入关以来经过几场战事的损耗,关辽大军中的老卒只剩下不足五万之数,其余人马不是从各地明军降卒中抓来的俘虏,就是就地抓来的壮丁。

吴三桂、高第和李自成一样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军队的整体战斗力下滑的厉害。

三顺王的汉八旗在聊城被打残之后,潼关之战顶在前面打主力的是吴三桂和高第的关辽大军,虽然多铎也曾率满八旗出战。

但和山海关之战时一样,清军都是等到他快顶不住的时候才压上来。

吴三桂反对出兵山东除了担心被明军两面夹击之外,还有其他原因,最要命的一条就是清军粮食告急,而多铎在分配粮草的问题上,明显对满八旗偏心,关辽大军虽然在前方打头阵,但能分到的粮草实在是少的可怜。

当然,关辽大军出兵山东,万一垣曲的明军不回援山东,反而追着多铎满八旗主力屁股大,这个责任吴三桂也担不起。

“垣曲的明军不是善茬,城内可有两三万明军,这些明军战力平西王应该清楚,个个堪比家丁,以咱们关辽大军未必拿得下垣曲,就算拿下,其中的损失,你我都承担不起。”高第愁眉不展。

相比打垣曲的明军,他更愿意打李自成的大顺军,至少打李自成的大顺军他们还能勉强打赢。垣曲城内的这伙明军,去年可是全歼了正白旗的两甲喇精兵。

“垣曲城肯定是要打的,不打没办法向豫亲王交差,但也不能真打。”吴三桂说道,“等哈林玩够了,让新附之兵当着哈林的面攻城,拿得下垣曲城最好,要是拿不下垣曲,咱们就顿兵垣曲城下,围而不攻。”

“此计甚好。”高第深以为然,反正那些新附之兵都不是在辽东就跟随他们的老卒,死了他也不心疼,再抓就是。

常凯申将最后一批粮草军械运抵垣曲后,清军就包围了垣曲,他也算是来得及时。

常凯申清点完垣曲城内的粮草军械,来向李定国汇报道“运抵垣曲城的军粮,只要省着点吃,足够大军吃上两个月。就是火药能用多久,属下心里也没数,这要看诸位上官怎么个用法。”

“常营正的军需运抵及时,本军给你记上一功。”李定国点点头,露出赞许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