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海上决战(上)

回到南明当王爷 鱼窝 2117 字 2022-10-04

施琅父子原本是王远上司的上司,现在父子二人之职都在王远之下,这让他们感到有些不自在。

毕竟王远在投闽王军之前不过是他们父子二人麾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卒。现在却成了海军一个舰队的司令官。

“四肢健全的送到竹堑去挖煤,不健全的直接送到医学堂去,给医学堂的学徒们练手。”王远连看都懒得看这些倭寇一眼,嫌恶地挥挥手道。

“郑家的船!”

施大瑄远远望见远处的海平面上出现了二十几艘郑家的大福船和广船,急忙派人到王远的旗舰上汇报敌情。

王远拿起千里镜,向郑家的船队望去,只见大福船身后跟着几艘船体比大福船稍小的广船。再之后便是一些海沙船、海沧船、仓山船等各色小船。

“敲钟备战。”

王远历经多次海战,实战经验丰富,不慌不忙地下达了作战命令。

命令虽然下达,但王远的眼睛却还是一直盯着郑家舰队,清点郑家舰队的船只。

二十八艘大福船和广船,小船的数量实在难以清点,大大小小至少也有七八十艘。

这种规模的船队,一定是郑芝龙的主力船队,担任指挥官的肯定是他的兄弟。

王远摩拳擦掌,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倭寇船小炮少,打倭寇没意思,放眼整个大明海疆,能在海上和闽王的海军一争高下的,只有郑家的船队和西洋人的船队。

真正的劲敌终于来了,激动之余王远也有些紧张。

他的北洋舰队,现在只有一艘千吨级的佛郎机盖伦船,也就是闽王所说的西班牙盖伦船,这是他的旗舰。

下面还有七艘海蛟级战舰,十五艘海鲨级战舰。

所有舰船的数量加起来还没郑家水师的大船多,更不用说郑家水师还有七八十艘小船。

施大瑄咽了口口水,这是刘香集团覆灭后,郑家水师出动规模最大的一次,没有之一。

这种规模的舰队,少说也有将近两万人。而自己这边,所有的船员只有六千人左右。在舰船数量和船员方面,他们完全处于下风。

当然,他们也有他们的优势,那就是在火炮数量、炮手水平、以及船长的素质要比郑家水师高。

毕竟闽王的海军成立没多久,能拉出这么大规模已经相当惊人,在数量上想要赶超耕耘几十年的郑氏集团显然是不现实的。

郑家水师由于在刘香覆灭之后,在东南海疆再无敌手,加之集团内的高层沉湎于享乐,没有了集团初创之时的动力,就停止了对水师的建设,反正现有的舰队对于他们来说够用。

闽王的海军,要三支舰队北洋舰队、福建舰队、南洋舰队合兵一处才能达到他们现在所面对的郑家水师的规模。

但三支舰队要合兵也不现实,南洋舰队基地在崖州,要负责防守崖州,给到南洋买粮的船队护航,抽不开身。

福建舰队的基地在竹堑,在防守竹堑附近海域的同时还要分兵袭扰福建沿海,封锁闽江口,也抽不开身。

至于北洋舰队,基地在羊山军港,则受命劫倭寇给郑芝龙运粮的粮船,不想今天在彭嘉山附近遭遇到了郑家水师的主力。

闽王不是简单地将船只均分给三支舰队,北洋舰队由于优先扩编,规模比福建舰队稍大,舰队规模最小的还是南洋舰队,只有北洋舰队的一半。

不过对于南洋舰队而言,也够用,毕竟郑家的老巢在福建,主力船队也都集中在福建,在广东和南洋的海上力量相对薄弱。闽王这么部署也合情合理,并无不妥之处。

要和郑家水师一决雌雄,主力战场还是在闽台地区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