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江南还可加税否?

回到南明当王爷 鱼窝 1534 字 2022-10-04

“那还有一半的军官缺口啊。”冯双礼抱怨道。

“笨!李定国都知道士官的缺口可以从老卒中择优选拔,你冯双礼的脑袋怎么就转不过来。”朱琳泽气的敲了敲冯双礼头顶上的笠盔,“底层的士卒在战场上拼命,总要给他们一些上升空间,给他们留些希望。”

朱琳泽并不打算让讲武堂的毕业生军官的位置垄断,基层军官全部由讲武堂毕业的学员担任,那些在一线拼杀的士卒看不到升官的希望也不是什么好事。

这一点李定国在聊城做的就很好,缺额的兵就地招募当地的民壮补充。刚刚晋升的军官不识字就仿照竹堑之时的制度,开办夜校让他们识文断字。

“属下受教。”冯双礼抱拳道。

“三期的学员和速成班的学员成绩如何?”朱琳泽问冯双礼道。

“勉强能达到毕业生的水准,不过这水平肯定是无法和一期、二期的学员相提并论。”冯双礼如实汇报道。

说完冯双礼带朱琳泽进讲武堂,拿出讲武堂学员们的成绩册给朱琳泽过目。

三期的学员成绩都还正常,就是速成班的学员,由于课程紧张,成绩和三期的学员还有些差距。

陆军讲武堂一期、二期的学员成绩不是甲等就是乙等,只有极个别实在能力有限,只能拿个丙等毕业。这速成班的学员多数也达到了丙等,丙等就是毕业所需的最低成绩。

时间不等人,朱琳泽将成绩达标的学员先圈了出来,将这些学员先划给冯双礼的二标。

剩下成绩不达标的继续在讲武堂学习,除此之外,四期也可以开办了。

两次北伐,朱琳泽从北方搜罗来了一大批工匠,各大兵工厂的产能将迎来一次大爆发,就算全部生产线都生产燧发火铳也能达到日产一百三十杆。

不过这个产量对于一个国家的兵工厂而言还是太低了,但相比此前日产五六十杆火铳的产量已经是质的飞跃。

眼下国库空虚,内部不稳,短时间内不可能再劳师北上伐清。下一次军工产能的爆发只能等到工匠学堂里那批学徒毕业。

视察完讲武堂,朱琳泽打算抽空找个时间到潥水的兵工厂实地看看。毕竟南京的各色兵工厂铳炮甲胄皮靴军服等军需品的产量已经是竹堑的一倍以上。

“闽王,这是留守南京的乡绅给您投献的土地。”

见闽王从讲武堂内出来,陆闻达递上来一大摞地契。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些缙绅向本王投献土地必有所求。”朱琳泽瞥了一眼陆闻达手上捧着的地契说道,“陆长史现在可也是南京的大红人啊。”

“属下不敢忘本。”陆闻达说道,“无非是为了南逃官员缙绅遗留在南京的产业,还有便是贪图海贸之利,也想从海贸巨利中分一杯羹。”

“这些缙绅的鼻子当真是比狗还灵。”朱琳泽略一沉吟,说道,“南逃叛逆缙绅的产业确实需要人接手,官府查抄之后尽数拍卖,价高者得。

拍卖所得全部充入国库,至于拍卖之事全部让闽王府的人来做,拍卖完了你们直接和户部交接,倪元璐那边本王会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