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大清也要练火铳兵?

回到南明当王爷 鱼窝 1555 字 2022-10-04

<sript><sript>

孔有德将麾下兵丁交给耿仲明、尚可喜指挥,他只带了几个亲兵回到了京师城求见多尔衮。

孔有德来见多尔衮并不是来告状的,而是有更重要的事情向多尔衮汇报。

时值午后,多尔衮正捧着一本《三国演义》在树荫下津津有味地着,这本书多尔衮自己都记不清到底看了多少遍,只是每一次重温都能有所收获。

“孔有德,你不是应该和豫亲王一起回援怀庆吗?怎么到京师来了?”

多尔衮见孔有德违背军令,擅自返回京师心下不悦,阴沉着脸喝问道。

孔有德伏地叩头“奴才的兵已经全部随豫亲王前往沁阳,此番回京,奴才有万分要紧的事情向摄政王禀报,此事事关大清之存亡,奴才不敢大意。”

自从孔有德降清以来,清军可谓是如虎添翼,攻城略地,一帆风顺,从未遇到过劲敌。孔有德也从不后悔降清,但是闽王军的横空出世,动摇了孔有德的想法。

闽王军不仅狠狠地教训了满洲八旗的兵,也狠狠地教训了孔有德等人的汉军。

目下大清的军队中,也仅剩下吴三桂和高第的关辽大军未曾和闽王军交手。但孔有德判断,就算吴三桂和高第的关辽军也不能在闽王军手里讨到便宜。

孔有德既然做了汉奸,便没有回头路可走,孔有德只能将这条路走到底,襄助大清一统天下。

“何事?”

多尔衮放下手中的《三国演义》让孔有德起来说话。

孔有德让左右拿来一杆燧发手铳以及他在聊城捡到的闽王军炮兵所用的开花弹。

“摄政王请看,我大清兵屡屡不敌闽王军,皆是因为闽王军火器犀利。明军火器甚多,不过如此犀利的火器,奴才也是第一次见。”孔有德双手将燧发手铳奉上。

“此火铳名曰自生火铳,乃是闽王军骑兵所装备,闽王军步卒的装备亦是以火铳为主,不过是长铳,目前尚未缴获实物,奴才也只是在聊城城下目睹一二。

短铳便携,因而装备骑兵。长铳虽然笨重,但威力更强,射的也更远,据奴才观察,少量的闽王军已经装备了长管的自生火铳。”

多尔衮接过孔有德手中的火铳,皱眉问道“此火铳较之我大清之角弓如何?”

“弓与火器不可一概而论,奴才多方打探得知闽王从发迹至今仅有两年。两年内他就能训练出七八千能和八旗劲旅匹敌的强军,皆得益于此火铳。

一个精锐的八旗战兵要十数年乃至数十年方能练得,而一个精锐的火铳兵,只需一年半载便可练得。”孔有德浅尝则止,没有进一步深入地说下去。

以多尔衮之聪明,能明白他这番话的意思。

多尔衮脸部的肌肉微微抽搐,孔有德说到了他的痛处。

八旗兵虽锐不可当,但数量太少了,而且训练成本高昂。他们两三代人蛰伏于黑山白水之间数十年才积攒出了今天的家底。

犀利的火器好用,多尔衮当然明白,他死去的皇兄皇太极也明白。

多尔衮对火器的态度和皇太极一致,那就是大力发展火炮,不发展火铳。